“电焊冠军”:像雕琢艺术品一样面对每条焊缝
本报记者徐伯元■人物描写
于静,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钢结构分公司电焊工,公司唯一的女高级电焊技师,2012年大连市第八届电焊大赛第一名,先后荣获中国北车十大杰出女性、全国铁路先进女职工、大连市“技术标兵”、大连市劳动模范、大连市三八红旗手标兵、辽宁省五一巾帼标兵等称号。
赛场上展示巾帼风采
2012年7月,大连市举办第八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市40多家企业200多名选手报名参加电焊大赛,其中不乏电焊高手,还有历届获奖的佼佼者。于静是这次大赛中唯一的女选手。
电焊大赛强手如林,取得名次谈何容易,作为女性,在经验上、技术上,甚至体力上都不占优势。“干好电焊工这个活儿,腕功、蹲功、眼功一项也不能少。男选手的确占优势,但我也有优势啊,心细又能吃苦,属于典型女汉子。”于静笑着说。最后,于静打败了各企业的电焊高手,登上了大连市电焊大赛的最高领奖台,第一次由女职工捧得了全市电焊大赛的桂冠。
学习中苦练电焊基本功
1991年,于静毕业于大连机车技师学院。刚入行,于静就暗下决心,要把活干好。理论欠缺,她就自己买来《焊工理论》等书籍学习;实践不行,她就利用工余时间抓紧练习。她很快就“能顶人干活儿了”,成为同期进厂青年中的佼佼者。经过不断学习,她很快获得了电焊工中级证书、高级证书,在一次企业技术能手大赛中获得第一名。
于静给自己确立了更高的目标——冲刺工人技师,甚至是高级工人技师。当时,她的女儿也即将参加中考,于静就和女儿“开赛”,竞赛的目标是一个要进入重点高中,一个要拿到高级技师资格。当女儿拿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时,于静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成为公司仅有的一位女电焊高级工人技师。
工作中高水准完成每一条焊缝
交到于静手中的,常常是关键部位和难度较高的任务。一次,一个电力机车油箱要进行焊接,油箱表面箱板的焊缝长达1米多,要求焊缝高低均匀、平直美观,还要登高作业,很多男职工都望而却步,于静却主动请缨,不顾自己有“网球肘”的毛病,一脚踩在凳子上,一脚踏在工件上,艰难地施焊,用毅力控制着疼痛的肌肉,把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焊缝近乎完美。
去年,她接到电力机车牵引杆的焊接任务,牵引杆作为机车钢结构的主要承载构件,对焊缝的强度与韧性要求极高,对焊接方法及焊接质量要求极严。于静迎难而上,凭借精湛的焊接技术和多年养成的多学、多看、多问、多思考、多练活的好习惯,边干边总结,针对焊接问题查找相关焊接资料,采取多种办法提高焊接质量,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采访感言
成为一位出色的“工匠”需要技术,但又不仅需要技术。像于静一样有技术的男电焊工不少,但很多重要任务还是交给于静。这是因为她不仅有技术,也有心,同事都说她工作细心,有责任心。多年来,怀着对机车事业的热爱,她在艰苦的焊接岗位上,与男职工一样摸爬滚打,高标准、严要求,像雕琢艺术品一样,努力把每条焊缝都干成精品。正因如此,于静才能从普普通通的一线女职工成长为出色的“工匠”。
来源:大连日报 劳动竞赛版块祝您周五愉快,欢迎老师辛苦快乐阅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