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员】济三矿任耀东:工程现场一面旗
工程现场一面旗
——记济三矿选煤厂调度室副主任、共产党员任耀东
济三码头外来煤改造系统工程是集团公司2016年市场营销重点项目, 承担着矿区煤炭铁路转港,铁路水路联运,降本增效,促进集团度危求进,转型升级发展的重大使命。
128天建成,7月初实现试车!工程从年初建设开始,始终备受关注。在日夜施工的工程现场,有一道忙碌的身影,他协调各单位施工进度、监督安全与质量,无论风吹日晒、雨雪风霜,这道身影始终伴随着工程建设的每一天,120多个日日夜夜,从未间断,他就是项目现场协调人、共产党员、济三矿选煤厂调度室副主任任耀东。
不二人选
2月18日,农历春节刚过,煤业公司就在济三矿召开现场推进会,落实集团公司部署,听取济三矿、东华建设37处、铁运处等参战单位关于项目建设、施工、设计、管理等工作汇报,明确各单位工作任务、工作职责、时间节点和安全质量要求,要求参与单位围绕建设精品工程,早日投产见效的目标,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2月19日,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工程正式拉开帷幕。济三矿迅速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把牵头任务落实到选煤厂,调兵遣将中,负责每天现场协调任务的重担落在了37岁的共产党员任耀东的肩上。
“任耀东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员,他责任心强,敢于担当,协调能力强,讲奉献,雷厉风行”,济三矿选煤厂党总支书记么明泉介绍说,在车间支部书记、调度室副主任等岗位上磨练过的任耀东是厂里最合适的人选,因为工程开工后,他的这个角色要协调7个小组的日常工作,从现场安全管理、工程管理、机电环保、地企关系,到技术资料、治安保卫、绿化环保,这个方方面面的“点”,都需要他这个角色的“线”穿起来,事无巨细。
钉在现场
参战单位多,几百人的施工队伍24小时交叉作业、立体施工,各单位为了在时间节点内完成自己的任务,施工中的矛盾逐步显现,这给工程协调监管带来了极大压力。
“有时候晚上11点多到家,尽管累,但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全公司都在关注着这个工程”任耀东坦言,随着工程的进展,工作上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工期非常紧,各单位压力都很大,安全、质量都不能出问题。
对任耀东而言,他现场协调的难度更大。由于施工单位东华建设37处、铁运处是24小时施工,他肩负的协调任务可想而知。只要接到现场的电话,随时坚持到工作现场,早来晚走更是家常便饭。
手机24小时待命,无论是半夜12点还是凌晨2点,只要工地上有事,不论哪个单位的人员,随时都能拔通他的电话,随时协调解决现场问题。
从2月19日工程开工,到7月初工程初步建成,120多天,任耀东没有休过一天班,工程到了特别紧张的时间节点,他吃住在矿,钉在工地。6月初,工程全线贯通,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他带领8名同志24小时“三八制“跟班,每人专盯一块,从机上电上分开,各抓一块,各保一块,每一块都有专人负责,现场随时随地做好协调监督,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我在功成
6月20日上午,骄阳似火,工程现场建设者们挥汗如雨,一派忙碌。
从站场旁边的受煤坑,沿着正在施工的铁路线向西,到储煤仓、皮带栈桥,1个小时的时间内,任耀东来回走了3趟,手机响个不停,成了热线。天蓝色的短袖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蚀的退了色,唯独胸前的党徽熠熠闪光。
“到现在为止,长长的皮带走廊起来了,44米的储煤仓起来了,300米的地道形成了,心里还是很有满足感和成就感的。”在高高的W114皮带转载点上,面对笔记的采访,谈起工程的进展,任耀东的成就感溢于言表。
任耀东说,集团公司下达的任务定下来后,大家都围绕时间节点来组织施工,他心里就一直想着无论如何保证完工,别的什么都不考虑,就考虑一切为了这个目标。
从整个工程的开始,他就围绕这安全、质量、工期这三个目标来开展所有工作。特别是随着工期的临期,所有参战单位的工作压力都很大,不可避免出现赶工期的现象。
“咱这个工程,三十七处、东华公司总承包,都是集团公司的职工,相互比较熟悉,这一块我就要求自己和同事,千万撇开人情关,工期再紧,安全质量必须保证,安全有任何一点疏忽,对我们来说都是一辈子的事情,再好的朋友、再配合默契的单位,在安全方面任何人不能打折扣”任耀东说,随着试车时间的日益临近,他给施工方、设计方“泼冷水”,不要他们认为工程快完成了,心理上就有点放松,完成试车只是一个节点,工程还远远没有结束。
我在功必能成。经过集团上下的戮力攻坚,外来煤改造工程安全高效初步建成。7月4日晚,工程顺利实现试验性试车,全面进入配套设施设备安装和带载调试整改阶段。
如今,这个即将成为集团公司营销战线上的桥头堡,正静待矿区乌金进站转港,沿河而下,决战市场!(江记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