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未必有“市场” (跟贴“名牌”主题贴,请夏老师和各位高手指
]“名牌”未必有“市场”不少企业都有自己在全国、全行业中响当当的“名牌”班组,有的甚至名扬海外,这些无论是在企业管理、产品质量、人员素质、班组文化等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班组在成就了自身的同时,也为企业脸上争了不少光。按说这样的“名牌”班组到哪里都应该有“市场”,其实不然,因为“市场”的赢得和巩固不仅依靠“名牌”效应,还要看“名牌”内在的“含金量”和“磁力”有多大。
“名牌”一般有两种:“闯”出来的“名牌”和“创”出来的“名牌”。
“闯”出来的“名牌”:
这种“名牌”可以说是真正的“名牌”,是在正常情况下靠班组自身的不懈努力而长期奋斗的结果,基本上都有很强的班组凝聚力,团队精神突出,有核心带头人,企业环境良好。这样的“名牌”一旦赢得“市场”,由于有深厚的“底蕴”,就会获得长久的回报。
一是有不衰的“人气市场”。取得成绩后,他们克服困难、勇“闯”名牌的事迹会感动大多数人,无论是班组还是企业,对他们只会敬佩有余、赞扬有加,事迹传到哪里,名声就杨到哪里,有的甚至代代相传。
二是有纷繁的“荣誉市场”。“闯”出了“名牌”,自然各种荣誉会接踵而至,这种政治资本或社会资本虽然不是班组的初衷,但毕竟是对班组奋斗历程的褒奖与肯定,享受众多“荣誉”这样的“副产品”,对“名牌”班组的职工们来说也是一种满足。
三是有不可小觑的“效益市场”。人气旺了,名气大了,“名牌”班组的产品和服务理所当然地能够吸引更多的商家和客户,与之打过交道以后,商家和客户一定能进一步看清楚真正有实力的“名牌”,并为其信誉和质量所折服,“名牌”所带来的“效益市场”会越来越大,这才是“名牌”班组和企业所共同追求的目标。
“创”出来的“名牌”:
所谓“创”出来的“名牌”指的是企业在资金、材料、人员、政策等各方面予以倾斜,刻意“打造”出来的“名牌”。这样的“名牌”往往是企业班组的极少数,重“名”不重“实”,生命力难以长久,维持“市场”份额底气不足。
一是成为企业广告的一种形式。有的企业欲求迅速成为“知名”、“著名”企业,但整体实力难与市场抗衡,则采取定向“突破”的方法,选取个别班组作为载体,造些许“名牌”,把“名牌”作为企业宣传的“金字招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未必能够代表企业整体的水平。
二是作为引导班组的一种方式。部分企业为了引导企业班组向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想方设法塑造“名牌”,要求以之为榜样,期盼达到“星火燎原”之势。岂不知“榜样”的后天条件有多少班组能够拥有,这样的“名牌”不一定受到大多数班组职工的认可,在班组职工中也不会大有“市场”。
三是当成追求政绩的一种手段。不少领导都希望在自己任期内创造一些辉煌,“名牌”战略也成为一种谋求政绩的手段,他们拿着“表面现象”大作文章,只求出名,不求市场,如果升职,“名牌”还有维系的可能,一旦调离,高耸的“名牌”之塔便会轰然倒塌,因为本身就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所以,无论企业还是班组,要想成为真正的“名牌”,应该靠“闯”而不是靠“创”,“闯”出来的“名牌”才会拥有真正的市场。
作者:张林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中同路305号新乡机务段
邮编:453000
电话:0373--2124183 13781911227
审稿人:杨春峰
职务:新乡机务段党群办主任
电话:0373--2124193 张老师真厉害呀,眨眼功夫,一篇大作就问世了!!!佩服!! 引用第1楼tianfeng于2007-11-29 17:28发表的:
提提意见啊 引用第2楼yang_0428于2007-11-29 17:31发表的:
张老师真厉害呀,眨眼功夫,一篇大作就问世了!!!佩服!!
我只是凑个热闹,哄个人气呀. 张老师,可惜又晚了! 引用第2楼yang_0428于2007-11-29 17:31发表的:
张老师真厉害呀,眨眼功夫,一篇大作就问世了!!!佩服!!
就是啊,向张老师学习!!!! 向张老师学习!! 引用第8楼方向于2007-11-29 20:50发表的:
就是啊,向张老师学习!!!!
哈哈可不要学我这么慢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