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强 发表于 2010-1-6 13:42:56

【白金】跟帖:有奖读书PK花钱读书

   一边是免费读书兼有奖读书的职工书屋,光顾者寥寥无几。一边是付费读书的租书小铺,生意却是异常火爆。

                              有奖读书PK花钱读书

    “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好的读书笔记,获百元奖励。”三个月前,当重庆能源集团打通一矿掘进三队耗资9000元开办的职工书屋,隆重推出了有奖读书活动时,吸引了无数人眼球,取经的采访的,可谓络绎不绝。三个月后的元月5日,当笔者再次来到该队,却发现另一番景象。
    “这几天忙,还没来得及打扫。”当该队工会主席蔡兵得知笔者来意后,慌忙拿起抹布打扫起书柜来。从书的间隙和书面上的灰尘来看,估计很久都没人来借书了。“员工的读书笔记,能给我看看吗?”“哦,被书记锁在办公室抽屉了……”从蔡兵闪烁的言语中,笔者读出了难言之隐。
    第二天上午,当笔者再次来到该队,正好遇见该队党支部书记杨兴彬,他在沉默了一会儿回答了笔者:“第一个月收到读书笔记10篇,还都是队干和党员写的。后两月就一篇都没有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面对笔者的提问,杨兴彬一时也找不出准确答案。
      笔者开始仔细阅览书柜里的书,《钳工基础》、《电工工艺学》等技术书籍不少,还有《通俗哲学》、《当代工人小百科》等读物,整体看品位不错。“大力士,快借一本书去看。”这时,笔者随便叫住了一个前来参加安全学习的熟人绰号大力士的蔡应全。“看都看不懂,不借。”听完笔者的问话,蔡应全笑着跑开了。“看都看不懂”,看来这就是有奖读书遭遇冷落的直接原因吧。
   和该队书屋冷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距离该队书屋外面100米处,有一家私人开的租书摊,生意却很火爆。开这个租书摊的老板叫罗俊锋,也是该矿一名地面员工。笔者在书摊看见,纪实文学比如《康熙大帝》、《朝鲜战争》等以及《神雕侠女》、《红楼梦》等武打小说和古典名著应有尽有,连笔者都想借几本书回去看。罗俊锋说:“在他哪里借书是月租是30元一月,看书数量不限。现在他已经拥有近100名固定的租书人,而且多数是附近的单生矿工。靠着租书,他一家人生活困难问题得到很大改善。”就在笔者和罗俊锋交谈的一小时内,笔者看见有十几人来借书还书。
   “为什么不去看免费书,而花钱来这里借书看呀。”笔者悄悄叫住前来借书的掘进三队一个熟人员工问到。“这里好看的书多撒,一月化几十快钱随便看,比打牌划算多了。”他的回答简单明了。
   笔者评说:书屋要贴近员工
    耗资建成职工书屋,并创新有奖读书方式,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为什么遭遇冷落呢?因为职工队伍中基层员工占大多数,他们文化程度普遍低,这就需要管理者为职工把好选书关,将阅读的范围覆盖经济、法律、科技、生活、历史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等多个方面。选择大家喜欢、需要的书进驻职工书屋,才能吸引更多的职工到书屋读书,让职工在书屋读到自己需要的好书。

邢承木 发表于 2010-1-6 14:18:38

“书屋要贴近员工”,说到点上了。

xiaz72 发表于 2010-1-6 16:16:23

rlcxiaoming 发表于 2010-1-6 17:03:42

有力度!

马兵 发表于 2010-1-6 19:55:46

杨建yj9798 发表于 2010-1-6 21:57:05

好稿!

笑看今朝 发表于 2010-1-6 22:06:37

好稿子,强哥顶起来!

连利英 发表于 2010-1-6 22:25:55

刘小强 发表于 2010-1-6 23:23:13

谢谢各位老师

hnwq2008 发表于 2010-1-7 18:32:51

“选择大家喜欢、需要的书进驻职工书屋,才能吸引更多的职工到书屋读书,让职工在书屋读到自己需要的好书”,很好,唯有真实才生动,支持强哥上报,但文中“而且多数是附近的单生矿工”应该是“单身矿工”吧,一点愚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白金】跟帖:有奖读书PK花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