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西游
那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分析《西游记》的文章,把其中众神的法力作了比较,并对各自的来头进行了看似合理的想象,一下子推翻了我对《西游记》神魔小说的定位。
文章的切口是取经路上和孙悟空斗法的各路妖怪,这些妖怪个个神通广大,令孙猴子头疼不已,不得不访求各路仙佛帮助降服。按说孙悟空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都不是对手,各路大罗神仙都唯恐避让不及,怎么会在这些妖怪身上栽跟头呢?这些妖怪一定来头不小。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这些在取经路上下套使绊的几乎都是各路神仙菩萨身边的童子、坐骑。这就让人犯嘀咕了,既然他们身边不起眼的小跟班和代步工具都如此了得,为何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这些神仙老爷却本领平平、无所作为呢?
于是作者得出结论,这都是玉帝老儿不得人心,群神不愿相助的结果。并以一名神仙的徒弟在孙悟空大闹天宫时都与猴儿大战几百回合不分胜负予以佐证,意思只要这些神仙真心相助,不待如来出手,这毛猴就被降服了,哪能给原属番邦异域的佛祖大显身手的机会呢。
乍看来,作者的观点有能站住脚的地方,玉帝用的降魔主帅李靖,降魔先锋哪吒,本是一对仇家父子,先前皆欲除掉对方而后快,这样离心离德的一对父子,虽然有上阵父子兵摇旗呐喊,想打胜仗却实非易事。再来看唐僧身边两个打酱油的徒弟,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沙悟净原是卷帘大将,在天庭都是位高权重的人物。结果却只能逮着小妖精耍威风,正儿八经的妖怪一出手,立马就落了下风。最出人意表的是玉帝的外甥杨戬,空有一身本领,却因受母亲私会的牵连,只能在灌江口的一所小庙里享受香火,而偏偏是他,与孙悟空的本领不相上下,打了个天昏地暗难分伯仲。如果用这样的想法和作者的观点一呼应,会让人觉着确实是那么回事。
但凡事都要一分为二地看。让一对曾经离心离德的父子重归于好,修复了父子纲常,并给他们并肩作战培养感情的机会,这不正是玉帝老儿宅心仁厚的表现吗?无为而无不为,这符合道家顺其自然的法则啊,何况,非要看着一对本该尊卑有序、互敬互爱的父子斗个你死我活才过瘾吗?以和为贵,不满足看客心理,我倒觉着这是玉帝高明的地方;再来看猪八戒和沙悟净的际遇,一个调戏嫦娥,一个打碎了琉璃盏,这在人世间也得判个强奸未遂和照价赔偿吧。所以把猪八戒变成猪,把沙悟净囚在流沙河都是对的,做出畜生所为罚为畜生,赔偿不起以关代罚都是合乎规则的事情;还有二郎神杨戬,虽然本领很大,但父债子偿也是没办法的事,虽然现代人给你母亲平了反,但当时就是违反道德规则的事啊,作为舅舅,可能惜你的才,但是口子不能开,否则何以服众呢!
那么,某些神仙的徒弟都能与孙悟空斗个几百回合不分胜负,又该作何解释呢?正所谓“出腿才见两腿泥”,徒弟本领大和师傅本领更大并不划等号。不说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虽然都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大闹天宫时那些装腔作势的大神确实落败,这是不争的事实。至于认为如来降服孙悟空是让外域的仙佛显了威风,那纯属狭隘的浅见,降服妖猴的机会给你们了你们不珍惜,却在外援取胜后大放厥词,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受阅读这篇文章的兴趣驱使,我留心了下,这样的文章还很多,而且多为一个作者,并已合集。说实话,里边的观点还是很新颖并且能够引起人的阅读兴趣的。对于《西游记》这部小说,早就有影射农民起义之说,还有的把其喻为道家修炼的典籍,入世修炼的学问,这也正说明了这部小说的伟大之处。正所谓各花入各眼,把其作为神魔小说来看,打打杀杀的看个热闹,把其作为醒世小说来看,兜兜转转的看个门道都很好。
没有绝对占得住的观点,一本小说也不可能无所不包,中国人讲究含蓄,尤其在不含蓄的情况下容易被迫害,所以把观点藏起来的情况是有的,所以正儿八经地看很好,融入自己的思考去看,也未尝不是一份全新的情怀,别样的感受。
献上拙作!
回 2楼(荷花) 的帖子
感谢来访,问好荷花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