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在平凡中闪光--记鲍店矿周朋云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
价值在平凡中闪光--记鲍店矿周朋云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
在鲍店矿有这样一支创新团队,他们学历不高,却被人称作“大师”;他们地位平平,却受人尊敬;他们已入不惑之年,却依然“志在千里”。他们就是自2015年3月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专利3项,矿技改项目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累计培养了20余名高技能人才的周朋云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
该工作室目前共有技术创新人才9名,其中集团公司首席技师1名,高级技师2名,技师5名,工程师1名,工作室主要致力于技术创新创效、故障超前性预判和导师带徒等工作。
创新进取立标杆
鲍店矿五采三轨和1305架空乘人装置控制室均在上车场,现场共有5个岗点。每次检维修恢复供电后,接班司机都要步行到达控制室,坡陡、路远让职工抱怨连连,该工作室通过对两部架空乘人装置电控及机械系统的改造,创新增加了自动开停功能,同时增加了上下车场座椅存放数量,真正实现了无人值守,切实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仅此一项全年累计节约资金投入65.7万余元,每班减少人员投入5人次。
该工作室研制的灰车密封装置从根源上控制了尘源;平巷人行车双向缓冲式连接装置既提高了职工乘坐人行车的舒适度,又增强了乘坐人员的安全系数,该项目已申报国家专利;辅助运输智能决策支持系统,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集辅助运输各环节作业规程的自动生成、技术设计及事故档案、设备、人员管理、统计报表的自动生成于一体,实现了辅助运输管理的数字化、科学化、智能化。工作室成员先后参与完成矿重点革新项目30余项,直接和间接创造经济效益200多万元。
传道授业练精兵
该工作室在人才培养方面始终坚持“实学、实用、实战”的原则,以传承技艺绝活为宗旨,采用“大拿当教员、现场当课堂、案例当教材”的培训方式,不断传绝技、带高徒、出成果。
自主编写职工培训教材,严格落实技术人员和工作室成员轮流授课制度。采用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让职工听得懂、融得进、学得会,大力激发职工自主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广大青工岗位危机意识,引导青年职工超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创造良好环境,帮助青年职工岗位成才。该工作室先后与18名青年业务骨干签订了“名师带高徒”合同,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参加小改小革、技术创新、岗位练兵等活动。
该工作室充分利用矿井“双创”基地资源、QQ群、微信朋友圈、公共邮箱和网络云盘等信息化手段,把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内容全部上传,为职工搭建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切实营造了知识共享、共同提高、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目前,针对“辅助运输”专业培训职工已达千余人次,有十多名青年骨干走上了工班长、技术员和领导岗位,工作室真正成为了青年职工成长成才的“孵化基地”。(周广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