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今朝 发表于 2016-7-28 07:08:02

【我是党员】济二矿石树军:乌金情怀 别样躬耕

石树军,中共党员,现任济二煤矿煤质发运科科长。2014年9月,煤炭市场形势跌入低谷,在煤矿武装保卫战线摸爬滚打了20年的他,临危受命,勇于担当,毅然决然挑起了煤质发运科科长的重担。
做事果断、有魄力,胆大心细、不怕困难,善于动脑、关爱职工……这些,都是职工描述他的关键词。也正是这些关键词,诠释了石树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一样乌金“别样情”走进石树军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办公桌上摆放的一块假山一样的原煤,重达10多公斤。在煤矿,煤炭乃寻常之物,但这一块煤对石树军来说,意义却非同小可,它造型独特,乌黑油亮,如同一座小小的山峰,傲然矗立在他的面前。这可是他从保卫战线转身从事煤质发运工作后,和同事们从800米井下带回来的“纪念品”,如今已经成为他投身煤质发运工作的一种精神象征和工作动力。曾经有好多到过他办公室的领导与客户看到这块造型自然又奇特的原煤,向他索要,都被他婉言拒绝:“这块煤炭对我来说是一种转折,也是一种精神力量。我舍不得。”
寻常一块煤炭,诠释别样情怀。在担任煤质发运科科长的第一个月,为迅速转换工作角色和管理视角,石树军以“小学生”的态度,跑遍了井下所有的采掘工作面,也走遍了地面洗选以及储装运系统的角角落落,他说:“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从一名武装保卫的“老战将”到煤质发运的“门外人”,这中间的距离需要走多远走多久,他没去多想,只知道不管在哪里,作为济二矿一分子,都必须尽职尽责做好每一项工作。他扑下身子跑现场,诚恳地向大家请教有关煤质专业和管理方面的诀窍与知识,以自己的敬业、真诚与执着,很快便和干部职工打成一片,遇到什么问题,大伙儿都愿意和他倾心交谈,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科里的职工说:“我们石科长最大的优点就是做事果断,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他的学习力和适应力极强,以我们惊讶的速度进入煤质发运角色,让大伙儿非常佩服!”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短短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他便系统掌握了整个煤炭洗选和储装运的具体环节和流程,管控煤质、争取客户、协调关系、堵塞发运漏洞、提高发运效率……他深知煤质发运步步都牵扯到全矿干部职工的“钱袋子”,来不得半点马虎和闪失。他从改变全科内外形象入手,整治科内卫生和管理,重新梳理制定了10多项煤质管理和煤炭发运管理制度,有效堵塞了煤质管控和发运环节上的漏洞。在发运任务最重压力最大的时期,尤其地销量达8000吨以上的时候,他都要盯在现场、靠在现场,一一协调煤炭落地、存储、转运、灌仓和发运等各个环节,每天下来,接打电话都在150次以上。为协调火车计划,家住济东新村的他盯靠在邹城业务主管部门和重点客户处,经常一去就是几天几夜。争取到火车发运后,为强化煤炭洗选管控和火车装车管理力度,他还要马不停蹄地督促有关单位开展配煤装车技术攻关,严格每批电煤都制定出合理的配煤方案,畅通出矿和到达电厂后的信息反馈,确保所有装车数量和煤炭质量的稳定受控,他才放心。
“矿上出再多的煤,如果销不出去,那效益就无从谈起”。为争取更多的煤炭用户,确保产销平衡,不让井下矿工兄弟们用汗水挖出来的煤白白地堆在煤场里,他积极主动与营销中心工作人员联系,陪他们一起舟车劳顿、日夜兼程,赶赴上海、邯郸、日照、枣庄、微山等地跑市场、寻客源。2015年以来,他争取精煤和混煤新用户运量20余万吨。在他的努力下,仅2015年,济二矿电煤创效突破2000万元。
危难之处“显身手”2016年4月,济二矿举全员之力开展扬尘治理工作,煤质发运科作为责任单位,责无旁贷,任务艰巨。20年的武装保卫生涯,磨练了他的意志,也成就了他雷厉风行、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在煤场综合整治工作中,面对科里忽然增加的劳动量,他急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为有效减轻职工的工作强度,全面提高扬尘治理工作效率,他积极想办法,带领干部职工对无人值守计量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并对防风抑尘网建设、运煤公路硬化和煤场喷淋降尘系统施工等重点工程进行创新改造,提出30余条合理化意见和建议,都被矿付诸实施,煤场综合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为实现运煤路的高效率、低劳动强度冲刷,他不等不靠,靠在现场认真琢磨,创新冲尘模式,花了5天5夜的时间,沿着150米新运煤路段,用废旧装置自发研究、自主设计、自行施工,安设了7台洒水车水炮,在运煤重车上磅下磅端各安设了1个洒水车鸭嘴喷头,实现了运煤路短时间彻底冲洗、路见本色的梦想。曾经的运煤路,在改造前要达到彻底冲洗,需要动用20余人、一辆消防车连续冲洗4个多小时,经他改造创新使用后,利用固定式水炮这一“冲尘利器”,只需2名女工40分钟即可达到同样效果,职工高兴地赞他为“大发明家”,新运煤路也被打造成了一条扬尘治理的“样板路”,为济二矿扬尘治理工作成为济宁市样板矿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扬尘治理工作中,任务最繁重的要属煤堆抑尘网遮盖。依照上级环保部门规定,暂不发运的煤堆必须实施苫盖。而煤质发运科负责管理的煤场就有4个,总面积达3.3万多平方米。每次煤堆苫盖,石树军总是冲在最前面,500平米一块的抑尘网,一盖就是三、四十块,为防止大风吹散,相邻抑尘网之间还需用铁丝绑扎,10米多高的煤堆爬上爬下,既要在因装运形成的断崖式煤堆上搭盖抑尘网,又要安全避开断崖平顶边缘拳头宽的裂缝,难度可想而知。他带领职工克服困难,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累计苫盖、撤除抑尘网18万平米360余卷次。矿煤场扬尘治理工作多次接受了各级领导的视察与肯定。先后迎接了济宁市政府秘书长杜昌华来矿调研、济宁市煤炭扬尘治理现场会、山东省副省长张务锋现场视察、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到矿视察以及山东省煤炭局副局长王立亭来矿调研。副省长张务峰在视察该矿煤场及运煤路时给予了“可信、可看、可学”的高度评价。
重情重义“好兄长”“在人之上视人为人,在人之下视己为人”。这是石树军的口头禅,也是他的座右铭。
一谈到工作成绩,他马上会顾左右而言它,谦逊地说功劳都是大伙儿的,他还笑称多亏了科里的“四大金刚”,他们分别是独当一面的班子副职、现场技术员和煤场、磅房的工班长。
他的率先垂范,他的幽默风趣,他的乐观向上,他的临危不惧,都使他成为科里大事小情的主心骨,尤其在矿井扬尘治理任务最为紧张最为艰巨的时候,再繁重的工作任务,再难啃的“硬骨头”,只要有他在,职工们都能乐观愉悦地去克服去完成。“大家能够走到一起工作是缘分,都是兄弟姐妹,工作咱要干好,关系更要处好”,他说得坦率而真诚。
在新运煤路,不管是冲尘管路的套丝安装、水炮支架的加工固定,还是高压喷枪电磁阀的维修,他都亲力亲为,在扬尘治理工作最为紧迫的时候,也正是他腰间盘突出和湿疹最为严重的时候,为了确保扬尘治理工作成效,职工称他“一天到晚‘长’在现场”,手磨出了血泡,肩膀肌肉拉伤了,有几次腰痛到实在不行,去做完理疗后又迅速返回现场。在完成扬尘治理阶段性任务后,矿领导“强制”安排他休息3天,第4天恰逢周六,一大早,职工在煤场和运煤路上又看到了他奔波忙碌的身影……
平日里看着大大咧咧的石树军,在对待职工上心思却非常细腻周到。遇到时间长强度大的工作,他会贴心地安排年龄大体质弱的职工提前休息;烈日当头酷暑炎炎必须要苫盖抑尘网时,他不但会自己带头去干,还会自己掏腰包买来冰红茶送到大伙儿手里;看到现场职工疲累时,他会抢过他们手里的水炮帮忙冲洗;在忙完一项紧急工作任务后,他也会和大伙儿一起吃饭聊天,查找问题,闲话家常。职工们对他敬佩之余更多的是信任和尊重,职工中不只一人不只一次地这样说:“我们的石科长,其实就是我们的正科级大工长,就是我们的正科级大兄长!”在今年七月的先进评选中,他以最高的民意票额当选为十大“感动济二人物”。
一样乌金别样情,一一细数皆从容。躬耕岁月勤无辍,映日煤海别样红。无论临危受命还是执着坚守,石树军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担当和风采,始终以一名矿山之子的热忱与情怀,把自己与煤一样坚韧的性格、与煤一样执着的坚守、与煤一样无私的忠诚……奉献给了他所挚爱的这片矿山以及他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真心地祝福他和他所在的济二煤矿,在今后的发展征程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程洁皓 王继勇)

蓝鹰 发表于 2016-7-29 07:38:22

普通党员,榜样力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是党员】济二矿石树军:乌金情怀 别样躬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