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今朝 发表于 2016-8-1 22:16:43

【兖矿人】“男神”大夫——杨村矿职工医院副主任医师马庆利


他平时面带微笑,传递着善良和亲和;他目光炯炯有神,透着睿智和干练;他主动把手机号留给病人,方便随时咨询;他的“小马飞刀”刀下病除;他被患者称为“男神”大夫。他就是杨村矿职工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马庆利。

主动把手机号留给病人

“大爷,这是我的手机号,回去哪里不舒服随时给我打电话。”

“大妈,您先吃着药,这是我的电话,如果不舒服随时给我打电话。”

“马大夫,您在班上吗?我现在过去,您有时间吗?”

遇上需要复诊治疗或者病情稍微复杂点的病人,马庆利就主动把手机号留给病人。这样一来,确实方便了患者,但是给马庆利带来很大的工作量。无论他在班上还是家里,正在吃饭还是已经休息了,只要接到电话,他都要耐心地给病人解疑释惑,给予指导。

“因为我父母平时身体不舒服就打电话问我,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所以我知道病人患病期间身体痛苦、心里着急、感到无助,如果有大夫的电话,或许有了主心骨。”马庆利对记者说。

7月15日,在记者采访马庆利的半小时期间,马庆利就接着两个电话、见了一个老病号。打电话的都是采掘单位的普通职工,一个是咨询病情,另一个预约治疗。到医院找他的是这个矿的退休职工万韶贤,他在济三矿的亲戚得知马大夫的“小针刀”治疗效果好,打算让孩子周六开车送她过来。万韶贤走后,记者才知道,这个周六、周日马庆利休息,为了远道而来的病人,这个周六又是个奉献的周六了。

“马大夫”健康热线24小时畅通,及时接受患者的咨询,被职工家属称为健康的贴心人。”职工医院党支部书记刘进广说。

“小马飞刀”

很多病人慕名而来,大多是奔着富有传奇色彩的“小马飞刀”而来。

这个矿职工段发上中学时因投掷标枪和铁饼伤了肩膀,痛苦折磨他近30年。今年6月,马庆利采用“小针刀”技术为他进行了治疗。经过两次治疗后,他的肩膀一点都不痛了,激动得他热泪盈眶。退休职工宋师傅患有胫骨外髁棘综合征,职工齐俊患有腓浅神经卡压综合征,马庆利用“小针刀”技术为他们治疗后,彻底解除了他们多年的病痛,他们称马庆利为“神医”。

据马庆利介绍,“小针刀”疗法是朱汉章教授发明的。1988年,“小针刀”疗法荣获第37届尤里卡世界科技博览会金牌奖。简单地说,“小针刀”疗法就是用比针宽的小刀,将粘连部分进行分离。

几年前,马庆利得知“小针刀”疗法对治疗颈肩腰腿痛有很好的疗效,于是他先后到北京、临沂、聊城、淄博等地拜师学艺,学成后成功应用于临床。目前,他采用“小针刀”技术治疗患者4000多例,有效率达91.2%,治愈率达62.3%,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他潜心研究医疗技术,先后获得“一种骨折固定钢板”等国家专利3项,发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2例临床探讨》等专业论文6篇,参编《实用骨伤学》等论著2部……

谢绝红包

这个矿的采煤职工张师傅患有痔疮,马庆利为他动完手术后,张师傅为了感谢马大夫,让妻子送去500块钱红包。马庆利对老张的妻子说:“给老张动手术是我份内的事,应该的,这红包不能收。更何况,老张得病治疗要花钱,不能上班还少挣钱,赶紧把红包拿回去。”

据马庆利介绍,这些年来,像这种拒收红包的情况多了。他说,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你一旦收了病人的红包,人家会怎么看你这个人!

马庆利不仅拒收红包,还多次为远道而来的病人买菜打饭。去年11月的一天,他下了夜班在家休息,邹城市城前镇一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慕名来找马大夫看病。接到电话后,他立即赶到医院。在做过“小针刀”治疗后,已错过了从矿上回邹城的班车。马庆利见这对老夫妻经济条件比较差,对矿上环境又不熟悉,马庆利从矿食堂为他们买来午饭,并安排夫妻俩在病房休息。

“首选医生”

据刘进广介绍,多年来,马庆利严格遵守首诊负责制,注重患者就医感受,细心指导患者用药及康复锻炼,诊断符合率、甲级病历率均保持100%,手术治愈率达到92%以上,从未发生误诊和推诿患者现象,杜绝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被广大患者视为“首选医生”。

马庆利还积极参加暖心志愿者活动,进社区、进家庭。仅今年上半年,他就参加义诊服务40多次、家庭询访23次。

他创建的“马庆利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选定课题,组织攻关,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2015年7月,通过集团公司创新工作室验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他本人荣获集团公司十佳医生、优秀医务工作者、急救大比武先进个人、矿劳动模范等称号。(刘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兖矿人】“男神”大夫——杨村矿职工医院副主任医师马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