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人】济二矿古稀夫妻:热心做公益 扮靓“夕阳红”
http://www.ykjt.cn/xwsx/pic/attachement/jpg/site6/20160720/002324815c0618f967c115.jpg在济二矿岗山家属区,有这样一对“公益夫妻”,十几年如一日热衷于老年文化生活的普及与传播,邻里有困难时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老年人的精彩和价值,演绎出不一样的“夕阳红”。他们就是“第二届感动济二人物”、已近古稀之年的毕建华、吴炳贵夫妇。
社区文化的“带头人”初来济二矿岗山家属区的人会惊奇地发现,偌大的社区即使在平日也是“歌舞升平”。清晨,广场上总是有老年人或舞剑习拳、或唱歌跳舞;上午、下午时光,舞蹈练功房、合唱排练厅等,演出排练不断线;夕阳西下,红霞满天,广场舞曲清脆悠扬……
“现在,我们矿区职工家属的业余文化生活是既健康又丰富,这一切多亏了毕老师和吴老师这两个带头人。”济二矿岗山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王希云介绍。
1998年,毕建华、吴炳贵夫妇同时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看到不少老人常在麻将桌上消磨时间,有时候还会产生矛盾,夫妇俩内心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他们要利用自己喜欢的文艺优势,利用文化娱乐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为实现“社区文化梦”发挥余热。
“一个人乐呵不如两个人乐呵,两个人乐呵不如大家一起乐呵。”爱跳舞爱唱歌的吴炳贵萌生了一个想法:组建老年舞蹈队,带着退下来的老姊妹们一起寻开心。对于老伴的想法,毕建华百分百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俏夕阳”舞蹈队就这样诞生了。在随后的几年,他们还培养出合唱队、腰鼓队、秧歌队、健身操队,还有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队……
说起建队,那困难真是一言难尽。搞舞蹈,吴炳贵并非专业,但她有恒心,有闯劲。遇到不懂的地方千方百计地学、干。没有音响设备自己去购置,没有舞蹈器材自己花钱买、请人制作或自己学习制作。每当人们问起他们夫妇俩,“你们不为名、不图报酬,整天忙个不停,做义务教练已经够不容易的了,还自掏腰包,到底是图个啥啊?”他们笑着说:“我们就是要让大家跳起来,人人开心,个个健康。至于搭点钱也没啥,因为热爱所以值得!”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社区文化这块舞台上,毕建华、吴炳贵夫妇辛勤耕耘,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收获了成功和喜悦。十几年下来,大伙儿的舞蹈技艺增长很快,他们跳出了快乐,也跳出了名气。2004年,代表兖矿集团参加山东省第四届“好家庭杯”健身秧歌比赛荣获规定动作一等奖和自选动作表演奖。2012年,健身球操《走在新长征路上》在济宁市第二届老年运动会上荣获金奖。2014年,在兖矿集团举办的首届排舞大赛和第六届健身秧歌比赛中,他们分别斩获“团体最佳奖”。在集团公司举办的太极拳剑比赛中,届届都是团体最佳奖和金奖获得者……
在他俩的带动和感染下,目前仅岗山片区就有几百余名离退休老人和职工家属积极加入这支文化建设大军,为活跃矿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娱乐生活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公益事业的“热心人”在热心社区文化的同时,夫妻俩一直不忘回报社会,积极投身公益演出。多处敬老院、多处村镇、社区,都留下过他们的身影。
十几年来,毕建华、吴炳贵夫妇和他们的团队服务于矿井建设,利用春节、安全生产月、国庆等节日,深入矿山一线,围绕安全目标,设计开展寓教于乐的文艺活动,把殷切嘱托、美好愿望送到井口、送到区队、送到岗位,使安全生产的愿景深植职工内心。
他们先后到北宿镇敬老院、香城镇敬老院、东沙社区敬老院等为老人们表演,身体力行宣传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深入社区演出15场,邹城市文化广场、人民广场、孟庄社区、昌平社区都留下过他们义演的足迹。他们多次受邀参加邹城电视台节目录制,被邹城市文化馆邀请参加 “百团文艺汇演”,受到市领导的授旗表彰。每次演出,毕建华都拍摄影视资料,然后洗照片、编辑视频、刻光盘,分赠给大家留念。
温暖邻里的“贴心人”今年70岁的毕建华,是一位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老年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更是社区里的“大忙人”。
一次,小区内有两户居民因邻里琐事闹得很不愉快,还多次发生争吵,影响了团结。毕建华和另一位同志前去调解。他们耐心听取了双方的意见后,并没有急于表态谁对谁错,而是采取拉家常的方式,让他们讲这几年互相关照的事情,引导他们体会邻居之间和睦相处的好处,以及闹矛盾不团结的危害,要求他们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去考虑体会别人的感受。通过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两家各自后退一步,最终矛盾得以妥善处理,双方又恢复了往日和睦相处的关系。
作为岗山离退休第二党支部书记,毕建华不但对辖区内独居老人的健康情况了如指掌,还经常抽空上门挨个探望独居老人,最频繁的时候每天都在老人家里陪他们聊天解闷。每逢节假日,他都会打电话或上门送祝福,老人们有什么困难或建议,他也都及时转达给组织,充当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
今年7月5日,正在外地的毕建华突然接到空巢老人华春香的电话,原来是80岁的老人感觉身体不舒服,给他打来的救助电话。接到电话后,毕建华紧急联系了支部党员、退休护士长杨天贵,派她立即赶到老人家中,将老人送到医院进行诊治,经治疗无大碍后,又将老人送回家中。从外地赶回来的毕建华,放心不下老人,第一时间就去老人家里进行了探望。
“为了保证老人发生突发情况时能找到人,我把我的手机号给了他们,从那以后我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就怕老人有什么困难找不到人!”毕建华常说,关心这些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这对他而言是件幸福的事。(李美)
http://www.ykjt.cn/xwsx/pic/attachement/jpg/site6/20160720/002324815c0618f967c116.jpg 真是励志榜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