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农村环境也不比城里差”——一个远行打工者眼中的家乡变化
日前,在广东打工的太平镇青年张家华回家后简直不敢相信,洁净优美的村容村貌令他眼前一亮:“村里房前屋后没有了垃圾,硬化的街道干净平坦,一个个崭新的垃圾桶成为村内最美的一道风景线,咱农村环境也不比城里差。”
“以前,不论是家里的垃圾,还是地里的秸秆,只要是在房前屋后找个空地都堆在那里,不干净不说,还极易引发火灾;现在好了,以前的柴草全部清理了,村里的垃圾都有专人打扫,卫生也保持得好,生活环境比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住太平镇东侯市的村民侯庆华向笔者介绍道。
清新的空气、宜人的环境彻底取代了以往农村“垃圾成堆、蚊蝇乱飞”的脏乱景象,路平、院净、村靓已成为群众生活环境的主旋律。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开展,带来的不仅是城乡环境的巨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广大城乡居民环卫意识和生活习惯来了一次彻底的洗礼。
在太平镇的各个村内,不到30米就有一个垃圾桶,垃圾清运车每天准时清运完毕。村里的保洁员张大爷告诉笔者:“村子里类似的垃圾桶有29个,垃圾池3个,现在村民都养成了好习惯,生活垃圾都会自觉放到垃圾桶里,整个村子每天要运出一车左右的垃圾。”
随着城乡环卫一体化走上良性循环轨道,一招棋带来多重效应,村庄环境蝶变,村民幸福感增强。全镇91个行政村开始享受城市保洁待遇,全镇6万群众逐渐告别垃圾脏乱之苦。
在全力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的过程中,太平镇注重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监督考核机制,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列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各村实行周检查、月考评、半年考评、年终考评的考核制度。镇政府成立专项督导组,定期对各村进行督导检查,现场测评打分,并根据分数排名实行奖惩制度。
城乡环卫一体化带来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如今的太平镇,村村优美、处处和谐、人人受益,广大农村群众享受到同城里人一样的优美环境、一样的环境卫生服务。群众的参与热情高涨起来,满意度、支持率大大提高,一个政府主导、部门配合、镇村负责、群众参与的大环卫格局正在形成。
“前期靠政府主导,长远看还得市场化运作、管干分离。”太平镇党委书记如是说。天天清洁专业环卫保洁公司进驻之后,彻底改变了环卫保洁断档问题,全天8小时不间断工作,实现环卫保洁无缝对接。过去被遗忘的街道两旁的防护带、人行道全部纳入清扫范围。工作实行分级考核制,分别由镇政府和项目部实行日巡查,周通报,月结账。工资待遇与考核结果挂钩,一月一结账,彻底打破过去大锅饭的体制。(常公平) 现在农村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感谢分享,问好云飞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