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阳小三阳有何区别
小三阳”患者分两种情况,其一是病毒阴性的小三阳,其二是病毒阳性的小三阳,某些人常认为大三阳严重而小三阳就没事,其实是一个认识误区,病毒阳性小三阳的危害越来越受到肝病专业医务者的重视。下面一起了解下两者之间的区别。 区别之一检测结果的不同大三阳是指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和核心抗体检测均是阳性。即乙肝五项的1、3、5项呈阳性(或+)者称为大三阳小三阳是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和核心抗体检测均是阳性。即乙肝五项1、4、5项呈阳性(或+)者称为小三阳。 区别之二
病毒数量、复制程度的不同由于乙肝病毒的不同,大三阳患者体内有乙肝病毒的呈现活跃复制状态,且其血液、唾液、精液、乳液、宫颈分泌液、尿液都可以具有传染性,应注意肝功。若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
小三阳患者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肝功能长期正常,称之为“稳定性小三阳”传染性低。另一种情况是肝功能检查反复异常,称之为“不稳定性小三阳”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发生变异,也有较高的传染性。 区别之三
传染性强弱的不同大三阳传染性相对较强,同时演变成慢性乙肝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小三阳传染性相对较弱,同时演变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些。
小三阳通常是由大三阳转变而来,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一般认为小三阳的传染性较小。但对于一些e抗原和e抗体均为阴性的人,它所感染的乙肝病毒可能是已经产生突变的病毒株感染,它不能表达e抗原和e抗体,但是如果检查HBV-DNA依然阳性,表示病毒血症存在,仍然具有传染性,需要及时有效的采取治疗措施。 乙肝小三阳怎么治最好
1、治疗乙肝小三阳最好的方法需要最佳治疗时机:有明显的症状,如疲倦、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等;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查呈阳性者;肝功能反复波动,转氨酶、血清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
所以乙肝小三阳治疗的最佳时机需要在进行肝功能检查、HBV-DNA定量检查、B超检查结果出来后,经过专业医院肝病专家的具体分析,最终决定治疗的最佳时间。 2、治疗乙肝小三阳最好的方法需要最佳治疗方案:如果乙肝小三阳已经具备了最佳治疗时机,则首先要进行病毒耐药、变异检测,在科学检查的基础上进行辨病辨证具体分期分型,应用乙肝病毒变异、耐药检测(YMDD),根据患者乙肝病毒基因的个体差异、病毒的变异、乙肝感染的病情、病毒DNA的复制情况、是否合并有其他病毒感染以及免疫状态等各种因素,制定针对性极强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实现乙肝的康复治疗。 乙肝病友聚在一起聊病情,首先关心的就是“大三阳”、“小三阳”。一听到对方是小三阳,不少患者会觉得非常羡慕,因为在他们心中,小三阳就是携带者,基本上不需要怎么治疗,只有“大三阳”才需要特别警惕。HBeAg阴性乙肝患者的转氨酶水平往往呈波浪状水平,即使转氨酶正常,肝炎仍可能在蔓延。
专家提醒,“小三阳”分两种类型,其中40%患者为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表面症状虽轻但治疗效果差, 易发展成肝癌、肝硬化。
乙肝病友聚在一起聊病情,首先关心的就是“大三阳”、“小三阳”。一听到对方是小三阳,不少患者会觉得非常羡慕,因为在他们心中,小三阳就是携带者,基本上不需要怎么治疗,只有“大三阳”才需要特别警惕。但是,专家指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事实上,“小三阳”分两种类型,一种确实无需治疗,但还有一种虽然表面症状轻,但治疗效果不好,复发率更高,病情发展更隐匿,更容易演变成肝硬化、肝癌,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郭文提醒,“小三阳”即使转氨酶正常,也不能高枕无忧,应尽快查出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然后由医生决定是否该接受治疗。 8年“小三阳”变成肝硬化
一位44岁的乙肝患者老陈,因为觉得自己是“小三阳”,8年来一直没怎么在意,从来没有查过病毒载量,只是有时检查一下肝功能。老陈说,自己平时身体还不错,就是转氨酶指标时高时低,有时又很正常,想来应该也没事。正是认为自己的病情不重,所以,在治疗方面老陈也不上心,只是偶尔吃点护肝药。没想到,不久前单位体检,老陈查出转氨酶超出正常水平一倍,病毒载量远远高于正常值,再进一步检查,发现其肝硬化指标也偏高。从B超结果来看,肝内回声增粗增强,表面粗糙而且分布不均匀,肝脏内部有块状回声,被确诊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得知体检结果,老陈觉得难以置信:自己是“小三阳”,8年来从无明显肝炎症状,为何却突然变成肝硬化呢?郭文说,像这种错误以“大三阳”、“小三阳”来区分病情,以为“小三阳”无需救治的患者多不胜数,往往发展到肝硬化、肝癌,他们才会发现自己真正的病情,但却已错过最佳治疗的时机。 “小三阳”或比“大三阳”更难治
郭文指出,一般的乙肝“两对半”检测内容包括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e抗原(HBeAg)、e抗体以及核心抗体。其中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呈阳性为“大三阳”,表面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呈阳性为小三阳。“大三阳”和“小三阳”与病情轻重无关,只能反映出乙肝病毒有没有传染性以及传染性有多强,有些“小三阳”比“大三阳”更难治疗。
“小三阳”患者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非活动性HbsAg(即表面抗原)携带者,另一种是HBeAg(即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小三阳”不用治,就是受了第一种类型误导,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郭文说,非活动性HbsAg(即表面抗原)携带者中,70%~80%是传统意义上的“乙肝携带者”,他们虽然带菌,但病毒基本上是静止的,其中大部分不会发展成肝炎患者。相比之下,后者就“阴险”得多。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占了乙肝患者的40%~50%,发病比较隐匿,肝炎症状轻或者无症状,其抗病毒治疗效果比“大三阳”患者差,并且更容易复发。
一项中国的研究显示:“小三阳”中的HBeAg阴性乙肝较“大三阳”病情更严重。在肝脏炎症严重者中,前者占了58.1%,明显高于后者的46.0%。在肝纤维化严重者中,HBeAg阴性乙肝占了45.3%,远高于“大三阳”患者所占的27.9%。也就是说,HBeAg阴性慢性乙肝虽然披着“小三阳”的外衣,但它对患者的损害甚至远大于“大三阳”。 转氨酶正常不表示没肝炎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越来越得到医学专家们的关注。郭文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近年这种类型乙肝发病率逐年增加。从全球范围来看,HBeAg阴性乙肝患者越来越多。调查显示,目前在地中海地区,HBeAg阴性乙肝患者在慢性乙肝中占了50%~80%,亚太地区比例为30%~50%,而在北欧和北美为占10%~40%。
HBeAg阴性乙肝患者在中国的发病越来越高,但人们对它并不了解。郭文指出,从临床来看,HBeAg阴性乙肝患者的转氨酶水平往往呈波浪状水平,即有时正常有时不正常,而即使转氨酶正常的时候,肝炎仍在静悄悄的发展蔓延。有些患者觉得自己是小三阳,最近检查转氨酶不高,就误以为自己很安全,这是很危险的。需要强调的是,HBeAg阴性乙肝患者更容易发展成肝硬化,而有研究显示,一旦肝硬化机制启动,就很难有什么办法阻止它的发展,所以,对于HBeAg阴性乙肝患者来说,早发现早治疗是最有效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