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峰 发表于 2016-8-19 20:04:00

【转载】张龙岗:有些人注定不被遗忘——《工厂女孩》、《工厂男孩》读后感

  
  【摘要】在如今去政治化盛行的年代,作为社会底层普通打工者,不仅在生活上被社会忽略甚至鄙夷,而且在文艺上也鲜有他们的声音。在资本主导的年代,文艺往往是为金钱服务的,而反映底层生活、反思社会分化的文艺必然会被金钱抛弃到一边。但是,面向底层的文艺,往往因为充分展现社会的面貌而具有感染力,与之对比的,是充斥日常生活,被称为“垃圾”而饱受大众鄙夷的作品。
  编者按:在如今去政治化盛行的年代,作为社会底层普通打工者,不仅在生活上被社会忽略甚至鄙夷,而且在文艺上也鲜有他们的声音。在资本主导的年代,文艺往往是为金钱服务的,而反映底层生活、反思社会分化的文艺必然会被金钱抛弃到一边。但是,面向底层的文艺,往往因为充分展现社会的面貌而具有感染力,与之对比的,是充斥日常生活,被称为“垃圾”而饱受大众鄙夷的作品。这是一篇读者来稿,作者把看书的感受和自己的现实体验结合起来,看到了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对新工人这个群体也有了更深的感情与关怀。这样的文学作品才当得起中国当代的文学良心。
  在我们的时代里,在或晴丽或阴郁的天空下,很多的人临近又远走,很多的故事开始又终结,各种各样的形态的矛盾一次一次地冲击着现实的海岸。
  这毕竟是世界千古一致的格局与节奏,但一潮潮历史烟波散尽后的今天,所不同的一点在于:有一些事物,今天的我们尤应注意,但仍然普遍忽视。这里所专指的,便是我们的中国新工人们。我对于这些我的同龄人的深刻感触,来源于丁燕女士在广东东莞樟木头等地历经数年实地调研所著的《工厂女孩》、《工厂男孩》,也来源于一个多月自己在深圳等地的亲身感受。

  不应忘记,不能忘记,不要忘记
  光速般前进的中国经济在珠三角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三十年不到,天地翻覆,广厦千万间。然而,大批天下贫士却陷入全面的、深刻的生存困境中区。亲爱的“经济学家”们及各位老爷们,这是不容争辩的现实,但是你们却忘记了。你们忘记了三十年来拿唯一的能出卖的劳动力换取经济收入,同时被你们肆意榨取剩余价值,吸吮青春的意义的中国工人们;因为要生存、求生存而被夹在城乡两地、无法团聚的数千万个与你们的家庭一样的家庭;辗转千里反复不为书但为相聚又尽是输的流动儿童;准孤儿似的蹒跚在山路、田间睁着迷惘的眼睛痴念远方的父母的留守儿童;你们也忘记了,那些二奶村的二奶,那些会所中的一位位姑娘,她们到底是怎样才选择走上了这条道路?

  
  但是,各位权力与资本的代表们,没有办法,历史还是会记住这些人,死在致丽大火中的几十人,死在各地因没有暂住证被关入的看守所中的未知数人,死在因你们所谓的“心理因素”攀上未知数高的建筑再跳下来的那一瞬间的未知数人,在啤工等岗位上断了手指、断了手掌的未知数人,死在建筑工地上没有安全措施掉下来的故事中的未知数人,死在黑砖窑里沉闷的地下空间的闷雷似的爆炸中的未知数人……
  这些人注定不被历史忘记!我的同胞们,准备迎接美好的现实、真理的黎明之光的同胞们,你们是否知道,这些人所代表的这群人,正是这些人,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为中国撑起了21世纪的天空?!
  作者:张龙岗
  来源:清华大学求是学会

听者 发表于 2016-11-17 22:55:12


学习,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张龙岗:有些人注定不被遗忘——《工厂女孩》、《工厂男孩》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