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自来水维修队工人冬日水中维修 最闲的一天处理5起事故
维修空间小的活,身材瘦小的白斌有着“天然”优势。 商报记者 杨东华/摄
年龄:30岁
职业:郑州市自来水公司管网处未来路维修队工人
语录:看见白花花的水白白流走,我就心疼
最闲的一天,处理5起事故
1月13日,郑州最低气温-4℃。
坐公交车从西环到未来路上的单位,手脚还没恢复知觉,白斌就接到通知:工二街一个管道阀门漏水。
日复一日的忙碌又开始了。设好警戒标志,换上皮靴,白斌掀开窨井盖跳了下去。狭小的井洞被白斌的身体填满,他只好半蹲半站,靠在井壁上弯身检修。
漏水原因很简单:阀门生锈松了。手还没靠近阀门,喷涌的水就跳进了手套内,这似乎与白斌不相干,继续扳子、钳子并使,连敲带拧,5分钟后漏水问题解决了。
“这种活,离开白斌还真麻烦呢。”维修队二班班长宋志伟说,维修空间小的活,大部分职工无法操作,扒井施工又会造成浪费。白斌身材瘦小,干这样的活儿很顺溜。
白斌和同事还没回到维修队,又接到新的任务:紫荆山路易初莲花北侧,一自来水管被修雨水管道的工人砸破了。
这种修复,需要更换破损水管。白斌换上皮靴和同事跳进泥水中,先锯破损管道。
二十余分钟后,“拉锯战”结束,接着就是安装柔性接头,将新旧水管连接上。施工前,看见破损的水管里进了一些泥土,白斌摘下手套,掏出泥土,又将水管两端清洗了一遍。
下午2时20分,破损水管修复,这时白斌已在泥水里弯腰干了半个多小时。简单午饭过后,新的任务又来了……
这一天,处理5起管道问题。他说,这是入冬以来相对清闲的一天。
跟儿子的交流,每天在电话里进行
“爸爸,晚上回家吃饭吗?”下午6时,3岁的儿子照例给白斌打来电话。
白斌说,虽然说是下午6点半下班,但往往下班时间到了,他们还在外面修水管。每天回到家都十一二点,儿子已睡着,早上去上班时,儿子还没醒来,和儿子说话也都是在电话里。他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和父母孩子一起,坐在家里吃个团圆饭,而这样的日子总是很少。
“我理解他,但更希望他换个工作。”妻子娄女士说,白斌到维修队3年,就像进部队一样,24小时待命,接到维修任务,30分钟内得赶到现场,双休日、节假日也不例外。
去年12月11日,娄女士看报纸时,发现白斌成了当天的“新闻人物”——一个消火栓被车撞断,水柱喷了几米高,为尽快止水,白斌跳进满是积水的闸井里,将阀门关闭。
想起这件事,娄女士就心疼。
“白斌”群像
个个都是“白斌”,
只是很多人没被发现
这个冬天很冷,越是这种极端天气,维修工人越忙。
前段时间,东明路与黄河路一直径1.2米的水管爆裂,由于周边土层复杂,白斌和十几名同事分成两组,抢修了三天三夜,才将管道维修好。白斌说,那几天,他们基本上没离开过工地,累了就在车里躺一会儿。
在不少人看来,维修工人又累待遇又差,与幸福沾不上边。白斌则认为,幸福与所干的工作无关。无论做什么,只要心态摆正了,就不会觉得辛苦,幸福感就会随之而来。
郑州市自来水公司管网处主任助理李继说,全市有5个管网维修队,167名工人,他们每年要处理3000余起水管维修工作,任务繁重。尤其是夏季、冬季,受热胀冷缩影响,水管爆裂频繁。
李继说,管网处的维修工人都如白斌一样辛苦、敬业,只是大多数人没被媒体发现而已。比如,白斌在冬天跳进注满积水的闸井关阀门,这事如果让其他工人遇到了,照样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这就是他们的职业素养。 感谢程风老师的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