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东 发表于 2016-8-31 15:17:41

如何鉴别古钱币

听声音法鉴别古钱币

现在许多钱币学家和收藏者喜欢用听声音的办法鉴定古钱。古钱币由于质地的原因,年代越久远,火气尽脱,氧化越严重,掷于水泥地面其声音也越暗哑。大概来说,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均都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是清脆、响亮。如果我们把先秦时期的钱币掷在地上,传来清脆声,则此钱不太可靠;反之,如果明、清钱币掷地为哑音,则也必将怀疑。

魏明东 发表于 2016-8-31 15:18:16

观锈色法鉴别古钱币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铜色。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氧化铜因形成的颗粒大小不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
  出土的发掘品钱币表面锈色深深渍人钱币里面,因为其分子结构稳定、紧密,所以真锈很不容易擦掉。而伪造锈色则不然,伪多在钱币表面,称作"浮锈"或"粉状锈",比较轻浮,容易税落,往往经碱水一煮,做上的假锈便不堪一击。发掘品伪锈作法有两种

魏明东 发表于 2016-8-31 15:18:40

(1)将伪造钱币放人醋酸中,埋入地下,迅速生成锈色;
  (2)伪品放人盐卤(氯化氨)、锡绿(硫酸铜)、醋的混合液中,把新铜腐蚀成旧色,然后用胶水往钱币上面粘锈。传世品伪锈的作法是把伪品用火熏黑、擦油、打蜡。传世真品黑得沉着、光滑,而伪品则漂浮、发亮。绿锈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别,地质带酸性的地区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些。北方干燥,雨水少,不易干,则锈色坚硬。南方多雨水且潮湿,氧化层较松且多呈蓝绿相间二色。例如南宋钱币发行于南方,故出土于南方较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钱币一般呈蓝绿色。如发现浅绿锈者,则此钱有问题。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如发现钱体通为红锈,应属假钱,它是造假者将伪品放人炉中烧红。这种仿锈肤浅,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

魏明东 发表于 2016-8-31 15:18:45

魏明东 发表于 2016-8-31 15:19:08

古钱币鉴定,是一门细致的学科,需要鉴定者对古钱的时代特征、历史沿革、铸造工艺等各方面有着深入细致的了解,同时要了解古钱常见的作伪手法,如此才有可能对古钱的真伪作出科学的鉴定,以下是古钱鉴定的7种常用方法,即看铜质、观锈色、看钱币铭文、听声音、观版别、了解铸造方法、闻气味。

魏明东 发表于 2016-8-31 15:19:37

古钱币品相的鉴别

古钱虽不象银铜币那样讲究品相,但特别精美的古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评级也梢高一些,铁钱则必须注重品相。古钱品相一般可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一、美:正、背面轮廓完整,文字清晰,无论生坑与熟坑泉品其锈色和包浆均自然,属泉品中之最好品相者。

魏明东 发表于 2016-8-31 15:19:45

二、近美:轮廓允许有因移范所引起的不规则或偏移,允许有不影响整体品相的极小缺 损和极小裂纹,地张允许有因铸造原因产生的很小漏孔;文字完整,字口间允许有因铸造和使用磨损所造成的轻微粘连或混沌;主要品相面(一般指有文字 面,对于两面有文字泉则以主要特征面--背面为主)的品相基本达到美。

魏明东 发表于 2016-8-31 15:19:55

 三、上:轮廓允许有较小缺损和裂纹,但不能伤及文字,地张允许有较小漏孔;文字完 整,字口允许有较小粘连和混沌;主要品相面的品相基本达到近美。原则上属 于个人收藏的最低品相。

魏明东 发表于 2016-8-31 15:20:05

 四、近上:允许有小缺损和裂纹,裂纹可以延至文字,地张允许有小漏孔;文字允许有 不多于两处的断笔,字口(特征字--如会昌开元的背字)允许有因粘连和混沌而只显现轮廓现象;主要品相面基本达到上。对于中、低档泉属于临时替代 或过渡品,对于高档泉尚可一留。
  五、中:缺损或断裂后粘,文字及特征字均能辨析,可以有漏孔。对于高档泉和珍稀泉 可以收藏。

魏明东 发表于 2016-8-31 15:20:27

古钱币投资的方法


1.长期投资是钱币投资的首选。这是因为长期投资风险小但回报有时很高,主要靠时间来取胜,对投资者介入时机选择不甚严格。长期投资关键在于把握好投资品种,建议选择市场上抢手的能够长期稳定增值的中档钱币,另外长期投资主要依赖钱币本身的升值能力。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鉴别古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