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携来远方的“信”
秋风携来远方的“信”时间过得真快,徐纪恩跟陈晓东离开齐鲁石化去“中天合创”工作的时候还是盛夏,这转眼已经立秋了。近日,党工科宣传人员与他们通过微信进行了简短交流。
走之前,陈晓东对即将履职的“中天合创”也有过猜测。他的想象中,边塞之地的条件艰苦是肯定的了。至于艰苦到什么程度,他也有过种种猜想。可令他欣喜的是,现实中的“中天合创”,比想象中要好得多。衣食住行,这些都没问题。住处与上班的地方隔得不远,骑自行车几分钟就到了。一日三餐都去食堂里吃,饭菜品种和味道也比较符合山东人的习惯。在徐纪恩和陈晓东他俩合住的宿舍中,电视与网络齐全。公用卫生间内有24小时热水供应,闲暇之余两人就去旁边的球馆打会儿羽毛球……。
徐纪恩说,“中天合创”的人员,很多是来自中石化各个公司。他们热电组的五个人分别来自燕山石化、巴陵石化、贵州能化和齐鲁石化。他说,很明显地感到不同公司、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要想达到一种高度默契,尚需时间磨合。目前的工作重点就是开车试生产,争取9月份打通全部流程,生产出聚乙烯和聚丙烯。热电的投运要早一些,眼下生产运行还不是太稳定。徐纪恩的总体感觉可用一句话来描述:比起齐鲁热电厂,“新单位”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中天合创”的热电装置共有6台煤粉锅炉:一台蒸发量为240吨,其余5台为550吨。有3台汽轮发电机组,容量是1台30兆瓦的背压机组和两台135兆瓦的抽汽机组。现在已有3台锅炉在运行了,其余的正在调试或安装,汽机有一台冲转后等并网手续,另两台还在建……
为了尽快适应工作要求,陈晓东说他们白天一直在现场熟悉工艺流程和仪表设备的位置及运行情况,晚上继续加班加点看图纸和资料。从7月下旬开始,热电组已经安排他们参加值班,近期的主要工作就是参加在建装置的“三查四定”及配合调试。
交流中,党工科人员还从网上找到了发表在《齐鲁石化报》上《“抽丝剥茧”战犹酣》的报道以及“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公众号上的图文版,都给他们转发了过去。徐纪恩跟陈晓东在临去内蒙“中天合创”前也在忙着热电厂本部7、8号炉DCS的改造项目。发这篇报道过去,就是让他们知道改造项目已经完成了。
他们说,在“中天合创”工作生活总体挺好,请大家放心。他们也表示有信心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决不辜负厂领导和广大职工的信任。
学习,问好。 企业的关怀,组织的温暖,员工的上进,永远是职场最美的画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