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馄饨
做午饭的时候,我问躺在沙发上的爸爸:“您中午想吃什么?”初秋的阳光淡淡地照在他枯瘦的脸庞上,清冷而朦胧。
他恹恹地说:“我也不知道吃什么?什么都不爱吃。”
我看着沙发上那细细窄窄的一条,心里一阵自责,这段时间为了正上初二的孩子的学习忽略了挑食的“老小孩”,虽然“有钱难买老来瘦”,但只二十天,他就瘦了一圈,也太快了。
吃什么呢?他最爱的海鲜因为他的任性已与他渐行渐远,“无肉不欢”的他又不爱吃菜,牛羊肉亦只吃炖的,临近吃饭炖的话不够软烂,以他的牙齿无异于在嚼蜡。
思来想去,我想到一种食物,既有肉,还好做,又鲜美。于是,我殷切地问:“要不给您包点馄饨啊?”
果然,他眼睛一亮,忽的一下坐起来,眼睛反射着阳光的清亮,连声说:“好,好,好。”
“那您想吃什么馅的馄饨?”
他毫不迟疑地说:“纯肉馅,一吃一个肉丸那种的。”
“给你放点菜好不好?不吃菜缺乏维生素,你的皮肤就爱瘙痒。”我劝说道。
他把头摇的好像拨浪鼓一样,连说:“不要,不要,有菜味道就变了,只要葱花和肉。”
我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拿着钱包下了楼。
卖了肉回来后,我就细细地剁开来。可剁了一会儿手腕和胳膊就开始酸痛起来,只好剁几下就甩甩胳膊。
这时孩子补课回来,看到我在甩胳膊,就跑过来,抢过我手里的刀说:“妈,你歇一会,我来剁,是不是要剁成泥?要不姥爷吃起来会费劲。”
“对。”我边说边拿出买好的菠菜。
在儿子剁肉的时候,我把菠菜择好,洗净,焯水,撰干,放到菜板上。
儿子说:“姥爷不是不爱吃菜吗?” 看看“老小孩”的挑食连粗心大意的小小孩都知道。
我说:“剁碎偷偷放一点进去,他吃不出来,总比一点菜都没有要好,再说菠菜他爱吃,不会发现。你剁完肉就去休息吧,怪累的。”
“我不累,您去歇着。等我剁完了,您教我包,这样还能更快一点,您就能早点休息了,从早上起来您就为了我和姥爷不停的忙碌着,做早饭,刷碗,洗衣服,擦地,买菜,现在又要做午饭。”儿子边说边拿过菠菜,刀影翻飞。
看着儿子高大的背影,我感到被幸福围绕,更欣慰我的孝心有了传承,甚至似乎可以预见我的晚年生活是在儿子的呵护下安然甜美的度过。
馄饨包好,我用早就煮好的骨头汤下了一碗,撒上葱花紫菜。端到爸爸面前,爸爸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放进嘴里,烫的他“嘶溜嘶溜”直叫“真热真热”。
看着他猴急的样子,我连忙道:“慢点,热,都是您的,没有人和您抢。”
他就像没听到似得,三下五除二的把一碗馄饨连汤带水全倒进肚里,恋恋不舍地放下碗,咂着嘴说:“真香,真香,纯肉的就是好吃。”
我和儿子听了此话不禁相视而笑。
古语有说,百善孝为先,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道德习俗,也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这碗小小的馄饨,已经超出它的本质,上升了一个深度,它包含着我和孩子对老人的孝心,同时,也有孝心的传承,孩子在我的言传身教下,也会对姥爷和我持有感恩的心,孝顺的心,在我老了,任性挑食时,换着花样不厌其烦的给我做爱吃的饭菜,包我爱吃的肉馅馄饨。 文章写出了春鹤对父亲的细心照顾,也成了孩子最好的榜样,开头第一段,对爸爸应该用“您”而不是“你”,春鹤你说呢? 文中儿子应该有个简单的介绍,比如已经多大或者读书到什么阶段的儿子,让读者通过你的文字,能够更具体地感受到你想告诉大家的信息。
回 2楼(蓝鹰) 的帖子
是的老师,才看到,再修改。谢谢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