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武 发表于 2016-9-13 21:36:41

曹班长和他的“看人下菜”管理经

曹班长和他的“看人下菜”管理经看人下菜作为贬义词,顾名思义就是说投机取巧对人不能一视同仁的做法。是不受人欢迎的。而陕西中能公司物业安保大队班长曹平荣不仅看人下菜,而且还总结了一套看人下菜的“渠渠道道”。他的这个管理经不仅没有引起队员的强烈不满,相反还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看人下菜渠道之一:队员心理辅导室7月25日,8点班快下班时,正在在斜井工业广场巡逻的队员井文接到了班长的指令,让他下班以后到队上心理辅导室去一趟。“曹班长请人到心理辅导室,挨批肯定是少不了的。”当班的队员悄悄议论着。凡是因违规违纪精神状态不佳被发现的,班长曹平荣都会“请”他去队上的心理辅导室谈心。坐在通勤车上,小井盘算了一路也没找出自己的失误点,怀着一颗忐忑的心走进了队上的心理辅导室。“小井,最近看你精神状态很差,还是没有走出你父亲病故的阴影?”曹平荣的开门建山,让井文潸然泪下。原来小井的父亲前段时间因为有病去世了,这给还没成家的他打击很大。一杯热茶递到了小井的面前,“男子汉要能够把悲痛转化为干好工作,生活好的动力,这样你父亲也能安心……”一句句温馨的话语随着时间的流逝温暖着井文的心。“放心吧,曹队我之前没有考虑这么多,现在我明白了,你就看我的工作表现吧!”井文很感激。据该大队队长介绍,该队的人员大多数由老弱病残组成,涉及家庭的琐事较多,队员上岗后思想包袱较重,没有一个宣泄情绪的平台,势必影响工作。班长曹平荣在队上的支持下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有两个功能:一是对队员进行心理辅导,帮助队员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压力;二是接受队员对队上管理的投诉,譬如分配不公、班组长滥用职权等等。队员有烦恼和困惑时,可以通过自找互找、微信、QQ等方式寻求帮助,未经本人同意,曹平荣都会严格为队员保密。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队员倾诉时的紧张情绪。短短3个月,已为十余名队员纾解了各类心理困惑和烦恼。
提起心理辅导室,队员邓会仓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说:“人到中年,企业正处在转型期,上有老、下有小,到处都是花钱的,上班来那会有好心情?多亏了曹班长和心理辅导室,发现了我上岗后的思想包袱,积极给我争取党组织的困难补助。我要为心里辅导室和曹班长点赞、叫好!”。
看人下菜之二:私人定制8月23日,公司岗正值早班的安保队员窦继仓一个标准的敬礼和温馨的“您好,请问您找谁!”让走进办公楼办事的外来人员一愣,热情的礼仪让他们有点不知所措,而接下来为了让他们能在第一时间见到所需见到的部门人员,老窦跑前跑后、不是电话就是部门打听给予联系,让来访者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满意的答复。临走的时候,来访者握着老窦的手,感动的说:“你是我走过这么多单位办事服务最热情周到的,谢谢你!”而这也是曹平荣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所谓的“私人定制”成效的一个缩影。“姚焕民,人活泛、工作细心、对人热情、个人业务素质强,和窦继仓两人适合放到公司办公楼门岗值班。”“万文科,爱认死理、上岗后标准化意识强、对待工作一丝不苟,队员和职工反映工作态度好,应该放到工业区巡逻岗……”对于全队54个队员的性格、个人喜好、工作特点,曹平荣都了如指掌。为了让他的私人定制做的更完美,曹平荣还要根据每天的考核为队员打分,综合判断队员上岗后易出现的工作薄弱点,并和队员共同制定各个岗位的上岗标准和预警方案,进而达到队员上岗的最佳状态。
提起他的看人下菜,曹平荣说的最多的就是:“队员们能够选我当这个班长,我就必须对他们负责,把工作做得最好,要能对的起自己的良心,不让别人戳脊梁骨!通过曹班长的心理辅导和私人定制,员工的怪话少了,笑容多了;吵架斗嘴的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班组去年在上级组织的“争做标准人、安全之星”活动中,有8名队员拔得头筹,居各班组之首。
看着该班组的变化,安保大队队长深有感触地告诉笔者:“班组安全管理在人文关怀上不断创新,把队员的心理健康放到首位,那真是把水浇到树根上了。”
(王惠武、刘鑫)

鸿雁 发表于 2016-9-13 21:51:43

好文章,请老师补充下这个班组的简介、班组精神、班长自述、组员议论班组或者班长、上级领导评价班组的话语,还有班组全家照1-3幅

王惠武 发表于 2016-9-14 13:29:41

班组简介:
安保大队执勤班担负着守卫百里矿区消防安全、治安保卫等任务。现有队员18人、其中班组长1人。在安全保卫中始终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工作理念,以三基工作为切入点,以创建“五型”班组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了矿区治安综合防控能力,形成了团结、向上、务实、争先的良好氛围。在上级单位开展的“争做标准人、安全之星”等活动中,全班共有8人受到了奖励,居各班组之首。
班组精神:
格尽职守执勤为民我的岗位我有责他人岗位我负责
班长自述:
作为一名班组长,队伍中新成分多,稳定性差,队员的个人素质也参差不齐,人员结构也比较复杂,让我在管理中头疼了好长时间。不少队员都来自附近的农村,没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干什么都皮皮踏踏的,经常会搞出一些棘手的事情来。这时候,要是方式得当,引导及时,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若放任自流,不加引导,可能会难于管理。因此,要想管理好这支队伍,首先必须先“暖心”,通过和队员们经常谈心,了解他们的心事和想法,适时加以引导,方能带领好他们,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每次队员下班后,我都会主动和他们聊天,了解其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及对安保工作的看法,并以自己真实的工作经历为例,向他们解释这个行业的工作性质和目前的基本状况,讲解队里的文化生活和工作环境,让他们带着一股热情融入到队伍中来。同时,我还长期坚持做好队员的四项工作:隔三差五给队员家属打一个电话,让队员家属放心;和队员聚一次餐,让队员有家的温暖;陪队员站好一班岗,让队员能适应工作环境。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举动,逐渐让队员在开始每一天安保工作的时候就对这里产生感情,为以后更好地为队里工作、为外来办事人员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年轻队员出门在外难免会想家,在日常生活中,我会留意很多细节,从很多看似很小的事情上让他们体会到班组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每逢队员生日,班组里都会为他们准备一份精美的小礼物,让队员感受到班组大家庭的温暖;平时主动了解队员在家庭和工作等方面存在的疑惑和困难,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其实这些看似简单的举手之劳,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动,让我的组员能够迅速进入角色,并尽快稳定下来。在岗培训方面,我结合大队实际,取消了统一的队别学习方式和训练模式,因地制宜,在确保完成培训科目的前提下,由各岗点根据自身实际安排培训时间,班组负责定期检查培训效果。这样一来,基层岗点在时间安排和内容选择上更加灵活,队员们也更加容易接受。通过学习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杂志中的优秀安保员的典型事迹,逐步培养他们爱岗敬业和甘于奉献的精神。通过日常的业务训练,提高了队员们的业务技能,使他们掌握了日常工作中的动作要领和易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此外,我为每个队员都建有个人小档案,用来记录他们的工作过程,并定期给队员家属汇报队员的表现和成绩。
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兵头将尾”,在工作中应该时刻牢记“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句话。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我不但搞好班组安全管理,还亲自干、带好头、做表率。工作中,对关键岗位,危险区域,我总是盯在现场,抓关键,冲在前,干在前,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和工友膘着膀子干,及时把隐患消除掉。当了这2年多的班组长虽然苦多于甜,但看到组员们信任的眼神,我真的觉得很值,虽然我是一个小班长。

王惠武 发表于 2016-9-14 13:43:34

[    post]

王惠武 发表于 2016-9-14 13:44:45

王惠武 发表于 2016-9-14 13:46:34

回 1楼(鸿雁) 的帖子

鸿雁老师您看我补充的材料行不行。

鸿雁 发表于 2016-9-14 16:19:40

还有组员议论、上级领导评价,都是一句话的内容额,全家福还有更清晰、场面更温馨的图片吗,看起来大家都很严肃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曹班长和他的“看人下菜”管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