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川冶炼厂克电解液低含砷课题
玉川冶炼厂克电解液低含砷课题本报讯截至9月7日,玉川冶炼厂通过改造电解净液设备,调整操作、生产模式,使电解液含砷从25g/L降低至13g/L,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目前,电解液成分更加合理,为阴极铜质量提升以及成功注册保驾护航。
在铜精炼过程中,砷等杂质一直被认为是影响阴极铜质量最有害的元素之一。试产至今,由于该厂工艺的特殊性及净液工序未满负荷生产,使电解液含砷达到40g/L,造成电解系统阴极铜合格率偏低。该厂经过不断的摸索,虽然电解液含砷已经由之前的40g/L降到现在的20g/L,但距离15g/L以下还有距离。
进入8月份后,该厂将这项工作作为今年必须攻下的课题。为降低电解液含砷,该厂从源头开始采取措施,对阳极炉控制高砷铜加入量,降低电解工序砷的带入量,为净液工序脱杂降低生产压力。电解工段则通过增加净液脱铜槽生产槽数,使净液满负荷生产,增加杂质析出量,尽可能快速降低电解液含砷,杂质析出量由每月70吨增加至目前的150吨。
此外,电解工段还一再压缩出槽周期,由10天压缩为7天,再压缩成3天,降低后期连电造成的脱杂效率、降低电能浪费。同时,缩短出槽断电时间,由以前的每天出1组槽提升至现在每天出2组槽,提高作业率。据统计,本月出槽次数已由之前的9次,提升至目前的22次。
同时,该厂还针对二段脱杂液循环方式进行改造,将原用的串联连续流动方式改为目前的并联、串联相结合的流动方式,提高脱杂效率,将砷脱除率由30%提升至85%。脱杂出液也由原用的单流向改为循环流向,宜于控制二段进液含铜,使砷铜伴生析出。 (李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