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垃圾臭水塘 今朝灯光篮球场——大年村人热心公益事业建设并获“一事一议”财政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阳光……”,元月25日晚,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大年乡大年村新建的灯光篮球场上,一群侗家妇女愉快地跟着音乐节奏跳起了广场舞,快乐的歌声在小山村里回荡。看到这一切,村主任石启先说:“球场建成后,每晚都有近百名的妇女在跳着广场舞,现在晚上在街边打牌、搓麻将的人少多了。”
“村民都喜爱打篮球,我们有自己的篮球队,他们多次参加县级篮球比赛,都取得不错的成绩。以前没有一个象样的篮球场,队员们在泥地中训练。有时一场球赛下来,球员比刚耙完田的牛还要脏。”村支书梁学练说。
村民也想有自己的灯光篮球场,他们从1982年就开始筹资建设,可资金不足,再加上没有一个适合场地,只能一拖再拖。
作为该村的领导,梁学练、石启先两人看到不少村民农闲时整天打牌、搓麻将,有时还闹出矛盾纠纷,他们决定想尽办法,也要建成一个文体活动场,给村民一个健康活跃的场所。
去年8月份,梁学练、石启先召集村民代表会商议建篮球场一事,有的群众一时不愿集资,他们便主动上门思想工作。经过了4次的村民代表会商议,最终达成共识:村里决定按每人15元,投工7日的方式进行筹资筹劳。
听到村里要建篮球场,在外打工的青年们寄钱来了,嫁在外县的妇女也送钱来了,在外工作的本村人也纷纷捐款了……不到一个月时间,筹到的资金共得4万余元。
大家决定在街边的圩亭旁的垃圾塘上建篮球场。在这里建篮球场,既解决了生活环境卫生问题,又解决场地问题。可是近两米深的垃圾淤泥,臭气薰天,大家望而却步。但另择地建球场需要赔偿更多的钱,实在没场地了,大家还是决定,做!
去年9月份,球场开工建设了,男女老少齐上阵:男人们从河边装沙,运沙;妇女们拌浆,孩子们放学后也加入“建设大军”;老人们则天天煮开水送来“慰问”他们,……
4万元钱在买水泥、钢筋中很快用掉了,可球场只建得了个“雏形”。
怎么办?
正在这里,该县财政局领导到大年村调研,告诉他们“一事一议”已在该县实施,大年村按每人可获得51.67元的财政奖补。
经过申请,大年村共计获得12万元财政奖补。
球场又在群众忙碌中建设起来……
元月23日,新的篮球场在进行竣工典礼。“今年春节,我们村将邀请的大年乡其他村屯及邻近的贵州省、三江县的乡村的篮球队过来进行比赛,搞侗歌、苗歌对唱,舞狮拜年,搞一次跨省跨县的村级民族运动会。”村主任石启先高兴地说。
据了解,去年自治区将融水县列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截至去年12月底,全县已有77个行政村288个自然屯申报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截止目前已有15个项目完工,103个正在建设中。廖子渊 这也是文明创建吧。呵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