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80楼(煤缘) 的帖子
二十四年,我与煤矿结下了一般人无法体会到的情缘。我爱这里井底的黑夜,爱日夜不息的煤河,爱团结互助比亲兄弟还要亲的矿工,爱和谐温暖的职工之家,一切的一切,在我成长的摇篮里,煤矿永远是我风雨同舟的家!
砚北煤矿 王伍信
1997年,我毕业于甘肃煤炭工业学校后就执着地迈进了砚北矿的大门,19年来,我先后担任过制氮机司机、空压机司机、充电工及安全检查科内勤等岗位。每到一个工作岗位,我凭着满腔的工作热情,没有改变对煤矿的初衷和眷恋,没有改变一名女工对脏、苦、累这份煤矿工作的无限热爱,凭着阳光般的心态,总干一行,爱一行,把绚丽青春绽放在爱我所爱、无怨无悔的工作上,因为,我爱砚北,砚北就是我的家!
砚北煤矿(吴应丽) (我与企业之缘)重回韩桥
五年前我调出韩桥后,也曾多次回到梦牵魂绕的那片热土,但大都来去匆匆,未及细细品味。前不久,我与单位十多名同事到韩桥参观学习后,仍然感受很深,虽然我在那儿工作和生活了整整三十年,并曾直接参与地面无尘化管理等具体工作,我十分了解韩桥人的做事风格,非常熟悉韩桥人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但重回故里,我还是被韩桥的优美环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精准的执行力所感动,我对韩桥人的优良传统和坚强意志品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无论是厂区,还是工广,地面上看不到树叶、纸屑等杂物,处处绿树如荫,郁郁葱葱,各种叫不出名、大小不一的鸟儿,或站在树的枝头,发出阵阵欢叫,仿佛在迎接客人光临。或在道路间、树丛中飞翔,好像是告诉人们,他们享受着自由自在的大自然生活。
车间内各类材料、产品摆放整齐,纵横有序。特别是油品生产车间地面竟然没有一点油污,让我的同事大为惊叹。年轻的油品厂长高静,化工专业科班出身,现已任厂长多年,她骄傲地告诉我们,工作中,只要看到有油滴到地上,职工们就会立即用提前准备好的抹布擦掉,车间内不会留下任何油污。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更是窗明桌净,一尘不染。在党委大楼会议室,韩桥领导告诉我们,这里的窗户玻璃已经有多人被碰过头了。幸亏他的及时提醒,否则我们也会误以为没有窗户。
我的一位同事用带有挑剔的眼光,特意观察了一下旮旮旯旯,包括厂区和办公室的门后边,但都没有找到一个烟头,他连声说,没想到,真没想到,韩桥的管理这么到位。另一位同事告诉我,他在韩桥东山厂区时,喉咙发痒想吐痰,但他看到那么好的环境,没好意思吐出来,一直忍着走到二百米外的垃圾筒才吐出来。
我们走进党委大楼东侧的一座公用厕所内,地面和墙面磁砖虽然已经略显陈旧,还有不少已有明显的裂印,但被擦洗得锃亮。听介绍,这是女工周艳玲一年四季坚持用抹布擦洗厕所的结果。天寒地冻之时,有人善意地跟她说,大冷天的,没有必要天天那么认真。她说都已经习惯了,闲着也是闲着,权当锻炼身体了。像这样的女工,已经自觉地把企业当成家,把工作当作锻炼,这就是一名普通韩桥职工对待工作的良好心态。
韩桥领导告诉我们,职工在岗位上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回到家里会自觉整理打扫,包括人的自身形象等等,就会促进家庭更加和睦。同时可以增强职工的执行意识,锻炼意志和品质,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素质,促进生产经营工作。正如部队要求战士做好叠被等内务一样,只有把环境卫生等小事做好,才能提高战斗力。为此,他们感到十分骄傲:近年来,韩桥生产的电瓶产品99%以上都销往局外市场,一年销售收入近亿元,从没有出现过任何质量问题。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到韩桥进行有关项目的检查、论证,看到企业这样的环境,他们都会对韩桥十分信任,这是无形的广告和宣传。
当然,也有人认为,在经济形势下,企业更注重是经济效益,开展文明环境整治等质量标准化工作似乎有些不适时宜。但韩桥人对环境卫生工作的深度理解、对辛勤工作的良好心态,令人敬佩,也更好地诠释了韩桥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韩桥职工的收入不一定有其他单位职工高,但韩桥人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始终让人称道。即便是在经历两次关井破产的巨大阵痛之后,韩桥人依靠坚强意志和高贵品质,成功转型,养活了几百名在岗职工和一千多名内退职工,保护了西到青山泉、东到东山、北到水泥厂、南至韩桥等近一百平方公里的大片土地,经营效益、企业管理、质量标准化等各项工作始终傲立全集团实业之巅,每年还可上缴三四百万元利润,这对经营形势十分严峻的集团而言,难道不是巨大的贡献和宝贵的财富吗。
企业是汪洋大海里的一只船,职工是船上的居民,自然就应该把船当作自己的家。在企业困难情况下,我们要像韩桥人那样,把企业当作我们的家,全身心投入,倍加珍惜、呵护和经营,凝心聚智,拼搏奋进,共同创造美好的幸福家园。
何爱平 欢迎大家参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