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5期跟帖)桃园矿班组员工:对工学矛盾说“不”
“工学一定矛盾?”淮北矿业桃园煤矿3600多名班组员工用亲身实践回答:只要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实现工学同步不是空话。
措施激励,提升读书动力
“谁说读书无用?”2月3日,淮北矿业桃园煤矿综采二区职工王朝峰看着元月份工资表,高兴地说。上个月,他顺利通过集团公司“321”青工考试取得高级工资格,每月可增加108元技能津贴。
对于桃园矿的职工来说,吸引他们读书的原因可不只此一项。综掘二区机电班职工王浩告诉笔者:“谁的技术好,处理故障能力强,按照加分政策,收入就高,同一工种最多相差近千块呢!”
每多拿一种技术资格证,一次性奖励200元,每月增加40元技能津贴;通过自学取得主体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对学费给予一定比例报销,纳入企业人才库;对在各类考试和技术比武取得名次的员工,不但给予表彰奖励,还作为年度评选评优、班队长选拔的优先条件。矿上还为员工建立读书学习档案和素质教育积分卡,实行素质教育切块工资考核,将员工平时素质过关考试成绩和读书活动落实情况与切块工资挂钩考核兑现,达不到考核标准的,按相应比例扣除切块工资。实实在在的激励措施,让员工们读书学习劲头十足,目前该矿有100多名员工拥有2张以上技术资格证,58名员工去年通过学习取得高级工资格。
灵活形式,“拉长”读书时间
“时间像海绵里的水,越挤越多。矿上学习培训方式多样,提高了学习效率,‘拉长’了学习时间!”班长王守军说。
该矿把职教经费向一线倾斜,下移培训重心到科区、班组和现场。开展“班前十分钟”小课堂,“安全例会半小时”,一日一题、一周一案学习活动,由专职人员带领职工学习切合实际的业务知识;选取技术骨干,与一至两名职工结成“学习提素小组”,在工作现场相互交流,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对于需要集中办班的,根据情况给予安排脱产或半脱产。
“矿上还跟学校合作,把采掘班队长中专班搬到了矿内,我们足不离矿就可以学知识、拿文凭,再说学习没时间可真说不过去!”综采二区2队队长赵世彬说。
搭建平台,创造读书条件
“在咱矿,别的不敢吹,想读书,那可是没问题!”依靠读书从采煤工成长为工长的赵平友,提起读书一身是劲。
该矿建有采掘生产楼、单身宿舍、工人村三处成规模书屋,总面积400多平方,在架藏书量达1.6万余册,电子图书达24万余册,去年被授予安徽省总工会“示范书屋”荣誉称号。各科区还建立了“读书角”,在单位、在社区、在家里,员工8小时内外随时可以在“书海”徜徉。
青工夜校、班队长中专班、技术演练大课堂、周五科区学习会、全员素质提升学习课堂,为职工成长成才提供了平台。矿团委在青工中开展“每月一本书”读书学习活动,矿工会开展“女职工读书学习体会交流”、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扩展了员工的学习空间。
谈起读书,综采二区通讯员、团支部书记蔡进步更是深有感触:“如果不是坚持读书和写作,我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线采煤工。”2009年,他获得了该矿“十佳青年”称号。(桃园矿 孔军 报道)
图为淮北矿业桃园煤矿综采预备区机电班学习提素小组研讨液压泵站维护技术 好稿 确实不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