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振学 发表于 2016-10-8 20:26:45

想起姥爷

想起姥爷

        姥爷住在素有苹果之乡的辽南农村,有一手侍弄果树特别是剪枝的好手艺,是十里八村有名的果树技术员。
        我刚刚懂事的时候,就听母亲讲过这样一件趣闻 : 那年某村也栽了不少果树,但没有人懂得果树栽培和管理技术,随意剪枝,结果到秋天苹果结的寥寥无几。姥爷被邀请到村子,细心向他们传授经验,经过精心侍弄,没过三年,这里已是硕果累累缀满枝头,姥爷也因此受到村里父老乡亲的拥戴。
        还有一次,姥爷信步走进村里的一处果园,他在一棵果树前停下脚步,全神贯注琢磨嫁接技术,这时几个看果园村民悄悄围拢过来,当他们举起木棍刚要动手时,蓦然认出是姥爷,双方不禁开怀大笑。
        姥爷一共养育一儿五女,在那个贫瘠的年月,全家仅靠姥爷做农活和炸麻花的手艺勉强维持生计。大姨十八岁就嫁到城里,正在读书的母亲被迫辍学照顾全家人的生活。多少年过后,每当姥爷谈及此事总是愧疚不已。姥爷一生刚直不阿,性格倔犟,为人和善。
        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全家被下放回老家,和姥爷家相距不过十公里路途。每年放暑假时,我都要和弟弟跑到姥爷家,品尝姥爷嫁接的水蜜桃和苹果,惬意极了。记得有一年隆冬,我们家准备杀年猪,父母知道姥爷的性格,直接说请他吃猪肉那肯定是不会来的,于是父母让我去告诉姥爷家里有急事马上来一趟。姥爷汗水淋淋踏进屋门,得知事情缘由后,把父母好一阵数落,父母在一旁笑而不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农村插上致富的翅膀,那个偏僻的小村也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姥爷家也承包了一处果园,苹果连年丰产,辽南苹果远销全国各地,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姥爷家姥爷家盖上了新瓦房,又在果园里盖上漂亮的一幢“北京平”。可姥爷并没有忘记父老乡亲,谁家果树有病遇到难题,他也不顾年老体弱赶去帮助解决。而这时姥爷不幸患上了糖尿病,眼望亲手扶持起来绿茵茵的果园,不能亲口品尝一下丰收的果实,那将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啊!
        姥爷活了85岁,安静地离开了生活的那片热土。他没有惊人之举,就像辽南山乡随处可见的果树一样普普通通,历经沧桑,却把甘甜醇香的果实捧献给了养育他的那片土地,捧献给了人们。望着漫山遍野的一片片果园,我仿佛又看见姥爷时隐时现的身影仍然在忙碌着。

蓝鹰 发表于 2016-10-9 09:27:06

重阳节之际,谢谢作者的文章分享,这是对姥爷的最好纪念。

关振学 发表于 2016-10-9 18:51:21

谢谢蓝鹰管理员,想起来就随手写来,怕岁月风雨的冲刷,让记忆渐渐淡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想起姥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