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谷文生 发表于 2010-2-3 22:59:24

化解工学矛盾:企业和员工双向努力才有效

化解工学矛盾:企业和员工双向努力才有效
谷文生石山
    目前,众多企业的管理者已深刻认识到了员工学习培训的重要意义。但对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解决“工学”矛盾,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是令很多企业管理者头痛的问题。而今年以来,中铝河南分公司运输部车务段充分考虑员工的作息特点,将原先利用机车乘务员、调车员、连接员等铁路行车倒班员工下夜班后进行的学习培训,调整为全脱产轮训后带来的新变化,无疑给其它企业提供了一点启示。

    原来,该段在去年下半年的一次调查了解员工思想动态时,许多倒班员工针对该段多年来实行的利用员工下夜班后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业务技能培训学习的方式,反映很强烈。

    有些员工说,下了夜班还要参加学习培训,以前生产任务不紧张时还能坚持,现在就是想学精力也跟不上,人坐在教室听课时,直打瞌睡,老师讲了半天,我们能听进去的却很少,说是参加培训学习了,但效果很差。还有些员工说,我们也非常愿意参加学习,如果单位能把时间调整一下,既不影响休息,又能参加学习,岂不是更好。

    针对员工的这些意见和建议,该段领导班子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通过讨论和研究,他们从解决“工学”矛盾入手,结合倒班员工的工作性质、轮班情况和生产任务,制定了包括“员工脱产学习轮训时间表,系统、全面、针对性强的培训课程表,效果评价、奖惩办法等内容的脱产轮训实施方案。在学习培训内容上,他们总结过去存在的不足,结合员工普遍较为薄弱的方面,制定了更适合员工提高技能的课程,上课方式也采取了视像授课、现场互动、现场讲解、实际演示等生动的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该方案一公布,立刻受到员工的一致赞同。

    如此以来,在课堂上,员工打瞌睡的少了,认真做笔记的多了;交头接耳的少了,勇于回答问题的多了;课间发牢骚地少了,讨论业务知识的多了。员工们表示,车间领导这样重视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不仅解决了生产与学习培训之间的矛盾,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理解和尊重,在生产任务这样繁重、人员紧张的情况下,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

    车务段党支部书记谢晋东感慨地说:“起初采取这种脱产学习轮训方式,我们还有点担心生产受影响。从目前执行的情况看,并没有因此影响生产。相反地,员工把学到的安全和业务知识运用到生产上,以前存在的一些习惯性违章现象明显减少,员工遵章守纪、认真维护保养机车设备的多了,基本解决了工学矛盾。”

    由此笔者感到,随着企业的迅速发展,不论管理模式、生产组织方式,还是员工的思想意识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管理模式上,与国际对标,向世界先进行业看齐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从生产组织方式上,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特点,但相同的一点是企业的任务量在不断增加,人员在精简,组织难度在增大。这些无疑给解决工学矛盾增加了难度。

    那么,如何缓解或解决“工学矛盾”,使员工积极参加到读书学习的行列,并收到实效?笔者认为,企业和员工的双向努力才有效。一方面,企业要灵活调整。一是灵活调整学习培训计划,使培训见缝插针,避开生产的繁忙期,与生产不发生矛盾;二是调整学习培训的形式,特别是针对倒班员工,更应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员工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多采用适合员工口味、作息时间和本企业实际需要的学习培训方式和方法;三是调整学习培训的内容,结合不同文化层次、技能差异、新老员工等情况,制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针对性,适合不同素质员工的培训内容,从而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四是及时调整员工学习的激励机制,让员工由“要我学”变“我要学”。另外,在企业作出努力的同时,员工也要从自身做起,在学习态度、主动性等方面加以反省和思考,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工学矛盾,不为自己找借口,只为学习挤时间,自发主动地参加到读书学习的行列,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从而双管齐下化解工学矛盾的困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化解工学矛盾:企业和员工双向努力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