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爱平 发表于 2016-10-21 10:07:44

创业大环境越来越向高新科技产业倾斜

大咖与创业者面对面谈双创——  在过去的一年里,双创在全国深入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多质疑的声音,其中包括一些讨论,比如咖啡凉了论、资本寒冬论、创业泡沫论等等。但是,无论面对多少困难,创业者依然在艰难和不懈的努力中前行。
  如何推动双创事业更好地发展?双创如何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服务?在2016年全国双创活动周北京会场的《双创面对面》活动上,面对来自全国的200余名创业者,来自科技企业、创投机构、产业园区和研究智库等行业的几位大咖发表了主题演讲,并分享了创业创新的心得与体会。
  “创业大环境越来越向高新科技产业倾斜,比如华大基因的‘基因科技与精准医疗’技术。”对于创业创新发展的趋势,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副主任、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认为,创业团队的海外视野和对前沿科技信息的收集能力将成为创业成败的关键性指标。同时,有密集的资源和人才优势的超级城市会被创业者和资本青睐,成为创业创新的中心区。
  “创业创新是长期的事情,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全球创业先行者们,以及我们崇拜的创业创新英雄以及领袖们,他们背后都有漫长的艰难跋涉过程”——针对现场创业者对前景的担心,毛大庆直言,“没有必要夸大失败的影响,创业企业肯定会有较高的‘死亡率’。一方面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也是市场规律,创业更需要大量失败累积才能成功,创业者不能因为眼前失败就放弃理想,要有‘领跑不怕跌倒’的精神。另一方面,部分创业者对政策理解有偏差,对市场风向把握不准,需要专业机构的服务和导师辅导。”
  对于毛大庆的观点,洪泰AA加速器创始人吴玲伟回应说,作为创业者,自己正在做一个中国式加速器,希望通过打磨和内容服务助力今天的双创,帮助未来的改变者。
  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表示,推动中国双创事业更好地发展,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助力,尤其是政策助力。他认为,所有公共政策出台,都要让创业者在承担风险努力的情况下,提高双创收益的预期。另外,政策助力应该有更多新技术的支持和应用,公共政策制定要利用整个全球化资源,比如美国的技术、印度的市场、中国的制造等。
  君紫资本创始人秦君则认为,应该用资本驱动产业融合,用产业的逻辑推动双创,让人才、技术、资金、创意、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自由充分地流向双创领域。
  8月下旬,福布斯发布了未来15年影响世界的技术,包括新型计算机构架、基因组学、纳米技术、储能技术、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而在科大讯飞轮值总裁胡郁和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余凯看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双创中也非常重要。
  胡郁表示:“当前正处于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是一个长期的大风口,人工智能技术和创业创新将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逐渐以产业和产品的形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认为,中国要想在人工智能这一波浪潮中取得成果,要靠技术和产业创新。并表示,围绕人工智能真正做出了对整个世界有影响力的产品,中国在世界上才能有更大的竞争力。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创业大环境越来越向高新科技产业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