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基伟 发表于 2016-10-27 07:20:57

什么是思维体系

通常有这样一种人,对别人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所写的文章常常能隐隐约约感觉到它的不足,但是具体怎么不足,应该怎么改进却说不清楚,即使能说出一些道理,一旦自己做起来反而不如别人做得好……这就是俗话所说“眼高手低”。
  为什么会出现“眼高手低”呢?从心理学和文化诊断学的角度来讲,“眼高手低”说明了一个人思考力水平、行动力水平与他的某些悟性能力极不相称,是认识能力不统一、不全面、不深入、不协调的表现,或者说是他(她)的思维体系缺乏完整性和完善性造成的。“眼高”说明一个人具备了某些零散的能力,正因为这些零散的能力高出一般所以能出现“眼高”现象;“手低”说明由于这种零散的能力没有形成体系,缺乏完整性、全面性、深入性、一致性,因而制约了能力的整体发挥。如果一个人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思维体系和完善的思维方式,就会经常性的出现“眼高”和“手低”之间的矛盾。
  其实,很多人在某些场合或某些时候都会有一些思想火花的迸发,为什么有些人的思想火花能形成燎原之势,创造出辉煌的事业和不朽的业绩,有些人的思想火花只是星星点点昙花一现呢?这与一个人思考力体系(也称作思维体系)的完善性和完整性程度有关。文化诊断学研究发现,人的很多不可名状的感觉和悟性往往来自潜意识,人的思维和认知能力来自意识和理性,在相同的文明程度和种族背景下,每一个正常人的潜意识与意识相加之和,在精神能量意义上基本上是相等的,这就是文化诊断学的“个体无差异”学说。既然个体智慧无差异,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很聪明睿智,很有创造力,有些人却很愚笨呢?这取决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思维的结构特征。那些有智慧和创造能力的人,由于形成了比较完整和完善的思考力体系,导致一部分潜意识能量向意识和理性的方面转化,因此表现为思维敏捷、眼光深远;而那些缺乏智慧和创造力的人,由于没有形成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和完善性,潜意识能量不能向意识转化(或者说没有形成对象化关系),因此表现出目光短浅、思维迟钝,思想狭隘。
  聪明睿智的人,他的意识部分得到了有效开发;愚笨偏执的人,他的意识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某些“愚笨”的人,他的一些非理性认知能力和某种心理感觉能力甚至比“聪明”人更强一些——这种现象也能够证明,人与人之间在智慧上只有质的差别,没有量的差别。其中,质的差取决于知识结构和逻辑性能的不同整合,量的无差别则说明,精神能量同样具有能量守恒的关系。
  在人的意识领域中,其思维体系的完整性和完善性程度,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反映着一个人的聪明和愚蠢,其中,思维体系的完整性基本上由思维深度、思维广度、思想高度、思维速度四个部分组成,思维方式的完善性主要由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思路决定出路,从而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一个人事业成就以及事业的方向,可以从一个人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和完善性程度中得到某些反映。同样,通过学习和训练,一个人的思维深度、思维广度、思想高度、思维速度以及思维方式是可以得到提升和改善的,因此,通过建立思考力体系和改善思维方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事业方向和事业成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思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