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批88名“上海工匠”获命名表彰
上海命名首批“上海工匠”,杜绝“为了评选而评选”,严守选树标准程序原定100个名额,实际命名88名工会将为每位工匠制订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为其搭建培训交流平台,创建一批工匠工作室 中工网10月27日电(记者 钱培坚)“上海工匠”首轮选树活动今天揭晓。在今天召开的2016年“上海工匠”培养选树千人计划推进会上,首批88名“上海工匠”获命名表彰。
这88名“上海工匠”个个有绝技、有绝活,是名副其实的现代“鲁班”。他们中有新一代知识型工人专家李斌、“汽车心脏”的守护神徐小平、从业30余年从未出现次品的国产大飞机首席钳工胡双钱、掌握100多种焊材焊接技术的“焊神”张翼飞等。其中65名符合条件的“上海工匠”,还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据介绍,从今年起,上海市总计划用10年时间培养选树1000名“上海工匠”,打造一支与加快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上海工匠”选树面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关注基层一线、操作岗位职工群体。首批选树活动于今年5月启动。
在评选过程中,上海市总首次尝试职工自荐方式,在官方微信“申工社”上开设职工个人申报渠道。今年全市共有583名职工参与评选,其中自荐人数达到142名。同时,上海市总首次变工会系统内部申报为向社会组织开放,邀请40个行业协(学)会参与,鼓励推荐各自行业或所辖领域中的优秀人才。本次活动吸引了不少非公企业职工参与,占总人数的30%。
据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何惠娟介绍,为了保证“上海工匠”的含金量,上海工会严格按照选树标准、程序,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杜绝“为了评选而评选”,最后经资格认定、专场面试、专家初评、评审发布等审核环节,原定100个名额,实际命名了88名。首批“上海工匠”,涵盖电力、钢铁、船舶、航天、汽车、通信、建筑、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在这88名当选者中,高级技师51人,占57.9%,他们工作经验丰富,岗位创新能力强,29人拥有发明专利,32人拥有实用新型专利。
另据介绍,上海工会将为“上海工匠”制订“五个一”扶持培养规划:为每位工匠制订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其搭建一组培训交流平台,创建一批上海工匠工作室,发挥各区县局(产业)工会作用在各自领域或系统开展工匠培养选树活动等,以期发挥“1+1群”育人效应,充实上海技术人才队伍。
此外,上海工会还将在原有职工晋升技师奖励和一线职工发明专利奖励的基础上,新增“高技能人才师徒带教奖励项目”,引导“上海工匠”向身边同事传授技艺。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