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三建第七工程公司的快速发展
承揽任务量饱满,完成产值逐年增长,承建项目全部盈利,职工收入不断提高,干事环境风清气正,领导班子团结一致,职工平均年龄只有29岁,就是这么一个年轻的团队,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了让所有人刮目相看的业绩,一举成为三建集团的排头兵和骨干企业。这就是快速发展的甘肃建投三建集团七公司。近年来,三建集团七公司把经营和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2016年截至目前,七公司完成产值约3亿多元,承揽任务达6亿元以上,经营区域遍布河西、兰州新区及兰州本地,具有较强的区域竞争优势。通过几年的发展,七公司这支年轻团队做出了不俗的业绩,成为三建集团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的公司之一。
抓订单 谋划全局求发展
面对国内外政策、市场的变化与波动,三建集团七公司始终紧紧围绕甘肃建投“投资引领,集中管控,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经营思路,保持着自信发展的心态,客观地分析政策、社会、市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在制定的战略平台上扎实推进。甘肃建投董事长苏海明在武威新能源工业园区调研时提出:“企业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应当胆子大些、办法多些、步伐快些,才能使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这更是给年轻的七公司注入了能量。因此七公司在“抓订单”管理方面创新与反思,七公司经理陈文林说“七公司的发展,就是立足兰州,重点在河西布点,地域上以河西——兰州——兰州新区为主线进行地域拓展,在领域和合作模式上进一步加深拓宽。”截止2016年9月,七公司已完成全年各项经济指标,订单达到6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
在抢抓订单、承揽任务方面,七公司制定经营思路:一是立足现有市场,抓好项目管理工作,确保现有市场的后期项目不丢失;二是积极响应三建集团宏观经营政策,对甘肃建投投资类等重点项目予以积极跟踪、响应,特别是对武威区域公司项目的对接,是七公司经营工作的重点;三是调整经营思路,重点跟踪大项目,同时与业主方保持良好关系,确保推荐,加大中标概率;四是加大经营人员力量,树立经营经理、项目经理及公司全员经营意识,明确责任和义务,积极开拓新市场;五是加强学习近期省、市各部门对招投标工作的新规定,尽快适应新的监管系统,做好投标工作。
以承揽任务,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全体职工团结拼搏,奋力攻坚为辅线,大力发展优质资源。近年来,三建集团七公司先后完成了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外语学院等高等院校、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建教学楼等职业学校、兰州市第八十一中学教学楼实验楼、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兰州分校建设项目等中学小学教育系统工程达二十多项,完成了甘肃省中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内装修、兰山外贸绿化场等土石方工程、河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县二沟80mwp光伏发电工程、兰州市博物馆综合展示楼重建项目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工程,从2013年第七工程公司正式运营至今,七公司从最初的十多人发展到现在管理人员五十多人,总计完成施工产值5.6亿元,人均产值达到508万元,短短四年时间,七公司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抓管理 夯实基础增效益
当前,随着建筑行业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也不断出现在建筑领域,同时,建筑产品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功能也变得更为多样,这就要求建筑企业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加大现场综合管理,提升管理人员业务知识水平。三建集团七公司近几年的发展是全体职工坚持不懈共同努力的结果,更得益于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建立与严格执行。三建集团七公司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按照班子分工,对照《甘肃第三建设集团公司年度经营管理业绩考核办法》,横向加大科室绩效考核,按照对外经营、生产技术、成本核算、财务清欠、党务宣传五大板块进行独立考核,整体增效;纵向以项目管理为推手,以分管领导加项目部为单位进行管理比拼,以项目管理、市场经营、企业宣传为考量目标,达到培养干部、提质增效的目的。培养干部深入基层带头一起抓业务、促管理、拓市场的良好素养,落实管理责任,形成上行下效的正能量。
三建集团七公司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如《项目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公司副职考核办法》、《项目管理综合检查奖罚办法》、《合同管理办法》、《人力资源管理办法》、《机关职工年度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大宗材料采购办法》、《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汇编》、《安全管理制度汇编》、《质量管理制度汇编》、《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及质保体系汇编》等,使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通过每月项目综合检查、员工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薪酬激励作用,奖罚分明,在项目之间、员工内部之间相互作对比、相互竞争,不断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时效性,极大的调动了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工程公司每年两次技能考试和考核,与效益工资、评选、晋级挂钩,极大的促进了员工学技术、长技能的积极性。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盈利的企业也不是好企业,项目效益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三建集团七公司通过成本控制专项检查,每月综合检查等手段促进提高项目管理整体水平,从而带动项目效益提升。通过电商平台招标选择优质的具有竞争力的物资供应商及装修队伍,降低项目风险,提高企业效益。公司通过定期及不定期对项目检查,对各重点部位进行控制。对项目管理人员制定薪酬激励的办法,做到奖罚分明,激励项目管理人员发挥自主能动性,特别是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七公司尤其做到强化成本管理,做好结算、工程款回收等工作,争取成本在合理的可控范围内。树立结算从合同订立之日起的意识,在10月19日召开的七公司经营成本分析会上,所有在建项目的项目经理要对各自在建项目的成本情况从项目形象进度及产值完成情况,劳务、材料、专业分包项目、机械设备及周转料租赁等结算情况,项目主要材料节超情况、最终成本情况预测,项目资金回收,项目部在成本预控和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纠正措施和办法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汇报,并提前将结算中可能遇到的争议和问题在合同中予以注明,为后期的结算工作做好准备,也将项目的各种环节进行了预控,确保了项目效益的有效控制。
工程款的回收工作是建筑业的一大难题,为了让企业的效益不流失,三建集团七公司制定了应对措施:一是积极与甲方进行对账,及时掌握债权债务情况,及时了解对方财务情况;二是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将工程款的回收工作也纳入年终考核中来,以达到时刻警醒的作用;三是对于部分老项目拖欠的工程款,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由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具体落实到个人和具体项目,加大工程款回收力度。在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保证下,七公司资金始终处于良性循环,资金回收状况都在可控状态下,经营生产持续向好。
抓项目 强化现场保市场
施工现场管理在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公司的品牌、形象,对市场开发工作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三建集团七公司本着以“现场保市场”的经营理念,加大管理力度,在现有市场上立足、走的更高更远。工程公司严格贯彻执行,不断规范工程项目管理,努力争创精品工程,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赢得了业主和各界朋友的信任,并在良好的经营环境下,巩固经营工作,除与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接洽外,还借力当地有实力的公司或个人,采取合作的模式,打开企业在当地市场上的知名度,而后循序渐进的逐步进行自主经营,积极响应三建集团以“现场保市场”的理念。
为了将项目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规范化,三建集团七公司通过检查,评比奖优罚劣,组织开展每月一次的项目综合检查及每季度岗位标兵竞赛等劳动竞赛系列活动,提升管理水平能力,彰显公司的项目管理工作,并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武威市图书档案馆工程是三建集团七公司在武威地区承建的第一个建设项目,是七公司开拓兰外市场的先锋队、排头兵,也是体现工程公司“以现场保市场,以现场开拓市场”经营理念的典型代表。项目开工至今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不仅先后迎接了国务院消防工作考核组消防专项检查、国家环保部西北督查中心绿色施工专项检查、甘肃建投科技处“建投杯”过程检查等一系列涉及工程质量、安全、消防、文明施工、绿色施工各个方面的监督检查,还曾特邀武威市公安消防支队来到施工现场,组织开展专业的消防应急演练,并通过市建委,邀请武威市所有在建项目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观摩学习,得到了参与督查观摩的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武威市凉州区质监站评价说:“这就是武威市的样板工程”。
近年来,三建集团七公司所承接的教育系统工程规模逐步扩大,优质化的工程建设也体现了七公司与教育系统的合作日趋成熟,三建集团近些年在教育市场开拓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基地,很好的诠释了三建集团七公司以“现场保市场”的理念。9月1日,三建集团七公司中标承建的兰州新区第二初级中学建设项目,该项目是七公司继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兰州分校项目和兰州市第六十一中学新区分校项目后,又一次与教育系统的战略合作。这三个项目的工程造价分别为:1.3亿、1.88亿和3.2亿,中标时间分别为2013年10月、2016年1月和9月。
严格的管理,一系列荣誉尽收囊中,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兰州分校项目荣获2014年度甘肃建投“十佳项目部”、2015年度甘肃建投杯“优质工程奖”三等奖、2015年度“三建杯”一等奖。兰州市第八十一中学教学楼实验楼、兰州理工大学3号B型实验楼、兰州市第六十中学(兰炼三中)新建教学楼均获得“白塔奖”。兰州理工大学3号B型实验楼、兰州市第六十中学(兰炼三中)新建教学楼、嘉峪关市明珠学校新建教学楼均获得“省级文明工地”。六十一中项目受到业主的表彰奖励等一系列荣誉,让七公司在原有市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发展、拓宽,通过抓项目,他们的市场更加广阔了,合作的基础更加坚实了。
抓党建 培养队伍促提高
三建集团七公司现有党员10人,人数从最初的5人翻一番,党员队伍的壮大增强了党支部的战斗力,党支部的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对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发挥了很强的促进作用。抓好队伍建设,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保证,储备好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七公司在选人用人方面开展富有生机活力的竞争新机制,本着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进行竞聘上岗,工程公司精心组织策划,实行项目经理公开竞聘上岗,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能够展现自我能力的平台,促进青年职工积极上进,脱颖而出。七公司党支部书记陈祥说,七公司的项目经理不但年轻,而且业绩都不俗,七公司发展就是一群年轻人的发展。目前七公司80后的青年项目经理就有5名,分别是担任施工了北京实验二小的张渭军和正在施工的兰州新区六十一中的赵银、兰州新区二中的张红刚、兰州理工大附属中学的林志伟和武威图书档案馆的袁世东、嘉峪关明珠学校和嘉峪关公路汽车客运站项目的王丙焕等,他们所负责的项目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七公司党支部因势利导,还培养出一批年轻的技术负责人和主施工员以及各岗位能手,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可圈可点,得到了三建集团的一致好评。
三建集团七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级工法3项、甘肃省地方标准4项,国家专利4项,甘肃省省级工法4项,省、市科技进步奖8项、QC小组成果奖4项,飞天奖2项,白塔奖6项,获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荣誉3项、省、市级文明工地荣誉称号8项、获“甘肃建投杯”优质工程奖1项。
与此同时,七公司很注重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加大培训力度,如“BIM”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为公司在当下这个科技发展的新时代下争取了更多的机会。在交流学习方面,组织到兄弟单位、公司内部观摩学习、项目之间观摩学习等活动为公司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七公司每年精心组织策划“扬帆杯”、“远航杯”知识竞赛活动。该活动涵盖项目现场技术质量、安全、资料、会计、预算五个岗位,在丰富职工业务知识水平的同时,也结合现场,让职工将所学应用到实际中去,既获得了知识,又愉悦了身心,为公司年轻人快速成长奠定了基础。
“十三五”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在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9岁的团队里,有着一批年轻有为、敢打敢拼、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青年才俊,公司每年组织新进大学生开展“导师带徒”活动,真正起到“一帮一带”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年轻人上进的积极性,营造了你追我赶的氛围。
发展企业,富裕职工,是每一个企业追逐的目标。三建集团七公司积极响应甘肃建投核心价值观,在三建集团的领导下,正在快速发展着。
(王杰 杨海蓉 李洁 王睿)
来源:人民网 感谢分享,建军老师辛苦了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回 1楼(zzczzc) 的帖子
感谢忠财老师给力支持,老师辛苦了,周四愉快回 2楼(zzczzc) 的帖子
回 3楼(zzczzc) 的帖子
回 楼主(幸福海边) 的帖子
感谢李老师的分享! 问好!版主辛苦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