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人才聚向创新创业“强磁场”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人才是一种稀缺资源,在创新创业时代更是抢手的“香饽饽”。谁对人才的吸引力、承载力与集聚力更强,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但凡人才,最大的愿望是有大展身手的舞台,最大的顾虑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对于人才而言,哪里可以干事创业,哪里就是他们的主场。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创业环境的好坏、机会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走向。为何大量人才对深圳情有独钟,愿意把自己的青春与梦想安放于此?根本原因在于,深圳是创新之城、创业沃土,善给人才拓空间、搭舞台,敢让人才挑大梁、唱主角,使其能够放开手脚干事创业,从而成为人才集聚的“强磁场”。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泰勒便提出人才聚集的“五大动因”,创造性工作丰富性与未来提升空间是其中的两大关键“吸引子”。
其实,引进人才,不是要将其供起来、捧起来,而是要让其有事可做,否则,“用不好”的直接后果便是“留不住”。因此,在人才竞争中,不仅要拼优惠政策,更要比干事创业的机会、平台与环境。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对于深圳而言,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就是“森林”与“河海”,而优秀的人才与团队则是“候鸟”与“群鱼”。特别是今年3月,深圳“三箭”齐发,同时出台促进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人才优先发展“三大政策”,力图构建与打通完整的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创业链,让人才集聚、产业升级、创新创业实现无缝对接、相互支撑、良性循环,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提供互利共生的涵养环境。各类要素互相交叉、协同、分享,整合优势与溢出效应凸显,源源不断催生出更多新创意、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各类人才在此集聚,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挑战、更多的工作选择、更高的前沿视野、更少的工作转换成本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才因创新创业“强磁场”而聚,不仅成为引领式创新的主力、创业的佼佼者,也带来世界前沿技术与高端项目。而项目落户后作为载体,又吸引着更多人才与项目的到来。如此良性互动发展,让深圳的人才“蓄水池”有了源头活水。各类人才蜂拥而至,创新成果密集涌现,大众创业热火朝天,创新经济渐入正轨,让人才自身与整个城市的发展空间与未来前景都更加广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