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如何抵御资本寒冬
大部分创业者都是天生的将才,如何带领下属打好每一场战役是所有创业者必需具备的能力,那么在常态下的资本寒冬,创业者又该如何备粮?注意什么呢?想要寒冬前备好“粮”,首先要自我诊断下,了解自身情况,合理判断;其次,了解那些投资者在平常的投资中关注的重心,以及这些投资人是对你未来创业规划的影响。这些干好了,你的“粮”才会滚滚而来!
案例1:对公司定位不准,要钱多,投资公司不买账
2012年5月,程维在没有创业经验的情况下,仅仅做出了一个演示和勉强上线的产品, 就去找融资,要融500万美金。
几乎所有主流的VC都找遍了,但都没有结果。滴滴后期复盘时认为:“这不能怪投资人没眼光,主要是创业团队融资经验不足,要的价格跟公司阶段不匹配。”
之后,尽管程维绞尽脑汁压缩成本,还是花完了所有资金,滴滴差点都撑不住了。
其天使投资人王刚赶紧又借了公司几十万注资滴滴,直到几个月后,遇到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这才安全完成A轮融资。
面对投资人,要钱要的太多是“坑”,但是要钱要的少了呢?除非你遇到好的投资人。
案例2:徐新更看重京东未来,为京东第一仗备足了“粮”
2007年3月27日,今日资本为京东提供了A轮融资,合计1000万美金。
刘强东初和徐新第一次会面时,刘强东连VC两个字母代表什么都不清楚,他要250万美金,称自己想做“中国第一、世界前五”的零售商,徐新回应道:“你只融250万美金,那我就不投;但是你要1000万美金,我就投。”
如果不是当年徐新慧眼识英雄,为京东注入大笔资金,京东绝不会再短短9年间交易额上升5000倍,成为今天的京东!也让自己赚的金盆满钵。
融资也是个技术活,要想融资融的好,先要了解投资人。
投资人通常不太“跟风”,而是把精力放在寻找长期机会上。其所代表的机构重要的成功因素之一,是对行业趋势有独特的前瞻性判断。他们多强调“看稳了再下手”,前期准备充分,项目跟进就会非常迅速。
了解投资人的投资策略,会为获投带来更大的机遇与成功,要知道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细节能改变很多,本书就为您带来这些不可缺少的细节,在品味他人投资故事的时候探索更多细节化的重点。
创业者与投资人是相辅相成的,不仅让投资人挑中你,面对众多投资人时,选择一位适合自己的投资人也是至关重要的! 感谢分享!
王老师辛苦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