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czzc 发表于 2016-11-6 07:45:14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五)

  劳动者可从哪些途径知晓工作场所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1)劳动合同;
  (2)设备中文说明书;
  (3)材料中文说明书;
  (4)培训;
  (5)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6)咨询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等。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的职业健康检查有哪几种?
  用人单位依法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结束后,用人单位应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什么是职业禁忌?
  “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等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如接触铅的作业岗位,其职业禁忌为贫血、卟啉病和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接触1,2-二氯乙烷的作业岗位,其职业禁忌为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慢性肝炎、慢性肾炎和心肌病;接触矽尘的作业岗位,其职业禁忌为活动性肺结核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间质性肺病和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等。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及其相关要求有哪些?
  (1)上岗前健康检查的目的是发现有无职业禁忌,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通过上岗前检查,科学评价劳动者是否适合从事该工种的工作。
  (2)下列人员应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
  ①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到该种作业岗位的人员;
  ②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人员,如高处作业、电工作业、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等。
  (3)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及其相关要求有哪些?
  (1)在岗期间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的目的:
  ①判断劳动者是否适合继续从事该工种的作业;
  ②早期发现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或劳动者的其他健康异常改变;
  ③及时发现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
  ④通过动态观察劳动者群体健康变化,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
  (2)长期从事规定的需要开展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应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
  (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部)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6-11-6 08:19:20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6-11-6 08:19:36

我每天来劳动保护版块新知识,感谢忠财版主精彩分享,周末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6-11-6 08:19:55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6-11-6 08:20:01

羊君 发表于 2016-11-6 10:06:58

回 楼主(zzczzc) 的帖子

感谢张老师的精彩分享!  

羊君 发表于 2016-11-6 10:07:10

前来支持!  

羊君 发表于 2016-11-6 10:07:22

发帖辛苦!赞一个!

羊君 发表于 2016-11-6 10:07:37

http://bbs.bztdxxl.com/p_w_upload/184_37544_beca35f74ff3492.gif

煤缘 发表于 2016-11-7 14:41:29

感谢分享,zzczzc老师辛苦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