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爱平 发表于 2016-11-7 14:56:36

董明珠任内,美的超越格力

      董明珠任内,美的超越格力
  今年3月,格力提出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珠海银隆,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进军,这也是格力上市20年来,首次进行非空调业务领域的资产收购。
  在10月28日的格力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也强调,格力空调领域市场份额已经达到约40%,“再有增长空间也不大了,是神仙也没办法,必须要扩张”。
  在董明珠治下4年,格力电器出现业绩下滑,净利润更是被竞争对手美的超越。2015年,格力实现营业收入977.45亿元,同比下滑29.04%,实现净利润125.32亿元,同比下滑11.46%。
  营收、净利同比双双下滑,这是格力上市20年来首次出现的情况。2012年格力营收达到993.16亿元,接近千亿,当年接任董事长不久的董明珠便提出五年再造一个格力的目标。时间过半,格力营收却重回3年前水平。
  竞争对手美的在“超车”,净利全面超过格力。2015年美的净利润127.06亿元,高于格力的125.32亿元,较2013年的53.17亿元增加了1.4倍。今年前三季度,美的实现营收1164.15亿元,净利润128.08亿元,全面超越格力的营收831.33亿元、净利润112.29亿元。
  格力自成立至今,90%以上的收入均来自空调。也是仅靠单一的空调产品,2015年格力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超过40%,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是23.1%,全球出货量超过1.7亿台,成就了家电行业的格力神话。
  相比于只做空调的格力,竞争对手美的在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领域全布局,2015年美的50%以上的收入来自冰箱、洗衣机及小家电等。
  小家电、手机均未见明显成效
  收购珠海银隆,并不是格力的第一次多元化尝试。2003年,格力集团旗下格力小家电公司进军厨具市场,却导致了格力电器与母公司格力集团“父子”间的品牌之争。这场争论最终由时任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总裁、党委书记等四职结束。此后的格力电器,依然沉心发展空调主业。
  直至董明珠接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后,格力的多元化之路才重启。
  但历经两年多发展,格力的小家电业务并没有多少起色。2015年,格力生活电器营收仅15.23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仅1.56%,较2014年的17.86亿元还有所下降。2015年,美的的小家电业务营收达到354.46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到25.6%。今年上半年,美的的小家电业务营收为203.68亿元,同期格力生活电器业务营收7.68亿元。
  “格力小家电年营收在15亿元左右,行业排名在第三集团军;占格力电器总营收1.2%,贡献率偏低。可以说,格力小家电做得不出色。”家电行业观察家刘步尘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刘步尘还认为,格力小家电缺乏特色,产品无明显竞争力,原名格力品牌,后改名大松,造成部分消费者流失。“前面有不少知名品牌,客观上对格力小家电形成了市场压制,也是原因之一。”
  而在生活电器外,董明珠上任董事长后力推的格力手机,被业内认为是格力多元化发展的另一方向,也是格力目前争议最大的业务。
  2015年6月1日,董明珠在召开的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正式宣布格力手机开卖,售价为1699元。董明珠豪言:“未来相信卖5000万部不成问题”。今年年初,格力再发布格力手机2代。
  但关于格力手机的销量,仍未有权威数据。在格力电器2015年的年报中,则仅有一处提及格力手机,即“格力已经建成了'e+e'智能环保家居系统,以格力路由器与格力手机承载的格力智联APP为控制中枢,实现互联互通。”关于格力手机研发、销售等情况均无。
  在10月28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面对投资者提问格力手机的发展计划,董明珠表示格力手机由格力研发制造,拒绝贴牌生产,短期看不到效益。
  刘步尘认为,格力手机基本可以判定为不成功。“手机行业竞争惨烈程度远超空调,你方唱罢我登场,是这几年手机市场的显著特征。而以董明珠以及格力对手机产品的理解,是典型的工业时代思维,无法迎合互联网时代消费者需求。其次格力在手机上缺乏实质性投入,比如无研发能力、无制造能力,甚至连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能力都不具备。”
      来源:新京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董明珠任内,美的超越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