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6万元 创效1000万元——济二矿向职工“收购”创新成果获“暴利”
济二矿积极推行内部技术市场,向职工“收购”创新成果。今年以来,这个矿已支付6万余元“收购”技术创新成果35项,征集已完成的小改小革项目100余项,其在生产中的创效额度达1000万元。你创新,我买单。为深层次激发科技创新在矿井发展过程中的驱动力作用,这个矿采用对验收成果进行收购的办法,分工程技术类、机电运输类和管理综合类三个类别,每季度对职工完成的发明创造、技术革新以及合理化建议,根据其取得的经济效益、科技含量和可推广性,按照3000元、2000元、1000元三个等级标准进行收购。10301工作面,通风距离远,综采及机电设备多,工作面温度过高,给生产职工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矿通风创新团队研发《制冷机冷却水重复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采用皮带电机的冷却水回水作为降温设备的冷却水进行重复使用,同时加入部分新水的方法,提升了制冷剂效能,使工作面温度大幅降低。该项目荣获矿二季度技术市场创新项目二等奖,研发人员获得矿派送的2000元“大红包”。
“矿上为职工搭建的创新平台,激发了我们的创新热情。大家都动起来,到处都是革新的身影。”这个矿选煤厂技术员、女创新能手陈美艳欣慰地说道。建机制,搭舞台,鼓励职工开展技术创新,各种革新项目、小建议、小发明、小改善、小改进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在掘进及其他用风地点使用全风压通风,可节约设备材料投入性费用约87万元,节约支出性费用约56.48万元;平衡性多重皮带清扫装置,不仅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而且有效延长了皮带使用寿命;煤质发运科自主设计、自行施工的新运煤路冲洗降尘系统运行后,新运煤路由原来用两部洒水车30人耗时4小时才能完成的任务,变为现在只需两个人40分钟即可彻底冲洗干净。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调动广大职工的创新积极性,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这个矿矿长李伟清说,“我们就是要通过政策激励,激发广大职工科技创新热情,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科技创新与安全发展‘同频共振’。”(李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