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园地】由东滩矿“向不安全行为宣战”想到的
细心的人会发现,在东滩矿周一安全办公会和每天的调度早会上,东滩矿安监处长张代礼通报的都是一些安全上的“小事”,诸如井下记录填写不规范、瓦检仪悬挂位置不正确、职工提前几分钟升井、员工下井排队不整齐、区队值班人员对本单位隐患掌握不全面……
进入四季度以来,东滩矿在安全管理上从细节抓起,从严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声势浩大地开展了“向不规范行为宣战”活动。安全副总孙小成说“小问题不能忽视,小问题也可能引发大事故,矿党政领导下定决心,从职工的点滴行为抓起,不拍揭短亮丑,关键是举一反三,要找出问题背后的问题!”
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都知道,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很多,主要可概括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大类。改变“物的不安全状态”,提高设备本质安全、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安全条件固然重要,但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杜绝各类违章违规行为更不可忽视。据有关资料表明,工伤事故中有80%以上是由于人的“三违”行为所致。剖析近年来矿区内外所发生的安全事故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要规范员工行为,必须全方位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包括基层干部的管理素质,操作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事故防范能力等至关重要。
首先,必须加强安全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班组安全活动、班前宣誓、安全专题会议、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结合事故案例,教育广大员工深刻吸取教训。对现场发现的违章现象要抓住“痛点”“软”、“硬”结合,达到教育的目的。从系统化的角度来看,探索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措施,实际上就是要创建一种充分体现“安全第一”的思想,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形成一个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互相指导的安全管理体系,变强制管理为自我管理,变安全监督为安全需要,增强广大员工的自主安全意识。
其次,必须强化层级培训。举办多层次业务技能培训班,要注重培训效果,要常讲常新。新的法律法规制度要及时传达给职工,避免“老和尚”讲故事。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结合事故案例讲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生产程序、工艺要求、劳动纪律、责任心、事故防范能力、安全技术、操作技能,安全经验等。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井下生产实际,结合事故案例讲具体危险源如何控制,让每个职工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便于接受和操作。新工人和调换工种、岗位的职工要认真进行安全教育,切忌流于形式、走过场,岗位上还要实行老师傅“传、帮、带”制度,进行内容包括安全意识及法规、安全技术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等的安全教育。
再次,必须抓好基层管理干部的培训。基层干部是井下生产的直接组织者、指挥者,他们和职工朝夕相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抓好他们的选配、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和管理素质,等于在安全生产方面抓住了主要矛盾。东滩矿要求基层管理干部每月都要到井下头面进行现场实践,与职工同上同下同劳动,不仅转变了工作作风,而且全面提升了管理素质。基层管理干部要切实明确安全生产是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包括人员分配、物料摆放、生产程序、生产方法及文明生产等。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有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发现隐患及时消除,保证安全生产。
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这既是对每一名员工从理念上的引领,也是对每一名员工在安全工作上具体的要求。认识和理解规范员工安全行为的重要性,知道规范员工安全行为从哪几个方面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也就有了方向。(盛玉强) 感谢分享
董老师辛苦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