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6-12-8 08:35:46

“身内”与“身外”  作者: 史铁生

常言道“常言道”,其实“常言道”并不都高明。比如“身外之物”,多指名利,或对名利之争的轻蔑,此外还有什么吗?问题是何为“身内之物”?“身内”未定,“身外”难免疏漏。这让我想起一位国人对幸福的总结:“高知不如高官,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舒服。”真可谓步步进取,直指“身内”。便又让我想到国人多忌谈死,你一说死,立刻引来劝慰:“哎呀哎呀,您可千万别这么想。”怎么想呢?死,难道可以因为不说它,它就终于不来?渐渐有点明白了:“身外”既已摒弃,“身内”若再有失,后果自不堪言。好了,“身内”已辨,“身外”也就有些轮廓了。但“身内之物”迟早是要玩儿完的,靠些迟早要玩儿完的东西来鼓舞自己和祝福别人,总归不妥。故“身外之物”切不可一律轻视。习惯中,“心”与“身”、“灵”与“肉”常相对立,故可推想,“身外之物”中还有心灵,或说精神。试想,以此类“身外之物”去祝福别人,不好吗?相当于说您灵魂不死,精神永在——就像媒体上常常颂扬的那些伟人。
又比如有人曾跟我说,那常见的祝福之词“身体健康,精神快乐”,不如颠倒过来——“精神健康,身体快乐”。是呀,精神的境界,怎么能仅仅是快乐呢?记得有人就曾赞美过“平静的坏心情”。止于快乐的精神,难说不够狭隘,就算是幸运吧,也得有迟钝来配合。精神又迟钝,身体又健康,这哪里是祝福?分明是嘲讽了。而精神又健康,身体又快乐,才是最佳配置。身体无论强弱,快乐都是目标。而健康的精神,则不仅可以享受快乐,更能够应对苦难。徐悲鸿有一副座右铭式的对联“独执偏见,一意孤行”,可见其精神是何等健康,而绝不会是说,因此其身体可得何等的舒适与保养。

宝石花的心 发表于 2016-12-8 08:38:17

精神健康很重要

宝石花的心 发表于 2016-12-8 08:38:45

谢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宝石花的心 发表于 2016-12-8 08:39:11

宝石花的心 发表于 2016-12-8 08:39:45

问候老师周四愉快

宝石花的心 发表于 2016-12-8 08:40:50

发帖辛苦,看帖快乐,谢谢老师的辛苦

宝石花的心 发表于 2016-12-8 08:41:10

羊君 发表于 2016-12-8 10:52:19

回 1楼(宝石花的心) 的帖子

感谢尹老师对人生感悟专页的给力支持!辛苦了!

羊君 发表于 2016-12-8 10:52:52

回 3楼(宝石花的心) 的帖子

问好!周四快乐!

羊君 发表于 2016-12-8 10:53:29

回 6楼(宝石花的心) 的帖子

专页有你真精彩!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身内”与“身外”  作者: 史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