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难平 发表于 2016-12-12 15:15:59

积极家庭教育成就孩子幸福人生

为什么孩子总爱和家长对着干?孩子有心里话为什么不愿意跟父母说……11月26日(周六)上午,大河报联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河南文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郑州举办大型公益讲座“积极家庭教育成就孩子幸福人生”,吸引了数百名大河报读者与大河报小记者家长。现场,吉林大学教授李兆良为家长们“把脉”家庭教育的烦恼,传授育儿“金点子”。
热情家长提前一小时“抢位”
“还有名额吗?我想报名去听家庭教育讲座!”11月21日,大河报刊发《家庭教育烦恼多?大河报请您听免费讲座!》的消息后,当天一早就接到许多家长的报名电话。家长李先生说,他的女儿上小学五年级,他和妻子正遭遇家庭教育的烦恼,“这个讲座来得正当其时,我们正不知道该去哪儿求助呢!”李先生不仅为他和妻子报了名,他还帮邻居“抢”到两张入场券。
11月26日上午10点,公益讲座如期举行。值得一提的是,当天上午9点,就有热情的家长已经赶到讲座现场提前“占位”。“想着早点来,能抢个好位置。”这名家长说。“我们没报上名,能让我们也进去听听吗?你看,我们专门从大西郊赶来的。”两名未报上名的家长现场求“通融”,得到肯定答复后开心入场。
教授现场抛问题,送来“心理营养”
“孩子不是问题,孩子的问题也不是问题,那么什么是问题?”一开场,李兆良教授就为家长们抛出问题,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请对坐在你身边的孩子微笑,一分钟内找出孩子的优点。”跟随李兆良教授的“指令”,家长们开始行动。“找到了吗?如果找不到,说明你是一位不合格的家长。”李兆良教授说,家长对孩子越关注什么,就会越放大什么,因此,孩子的某个缺点可能会被家长不断放大。而无论是溺爱,还是体罚,都说明家长没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也就是说没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没让孩子的人格得到发展。
在李兆良教授看来,家庭教育就是一场马拉松,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家长不要时时刻刻都对孩子发出“命令”,而是要给孩子时间,哪怕孩子只是坐在那里发呆,也要给他发呆的时间。
专家的话让不少家长频频点头,他们拿出纸和笔,认真地做着记录。
小视频震撼家长促其反思自身行为
父亲抽着烟走进地铁,孩子也跟着模仿在公共场合抽烟;垃圾桶近在眼前,一位家长却随手把易拉罐扔在地上,坐在一旁的儿子也学着家长的样子,把饮料盒扔在地上;父亲大声地在图书馆里打着电话,旁若无人,儿子学着爸爸的样子也在图书馆里大喊大叫……
讲座现场播放的短片,震撼了不少家长的心。这是视频,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你?你是否也在这样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家长们开始反思自身行为。
“家庭教育的极致是行为的影响。”李兆良教授说,如果家庭氛围不好,父母之间互相挑剔,互相找毛病,不读书,“那么孩子会怎么样?”他还特别提出,亲子关系大于教育。“孩子为什么不愿对父母说心里话,父母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是不是总在给孩子讲大道理?”
“以前真的没意识到这么多,想着我说什么孩子就得听,听了这场讲座才发现,原来很多问题是出在我的身上,是我们没有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氛围。”一名家长说,希望孩子能给他“改正”的机会,他愿意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来源: 大河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积极家庭教育成就孩子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