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今朝 发表于 2016-12-13 08:28:08

【特写】“四分钟的服务”

   
“以后我们可以正点回家了!”12月6日下午四点,济三矿皮带工区职工韩文国下班一到家,就大声向妻子蒋行玲说着这一喜讯。以往,韩文国早班上井后都是坐下午四点半的班车下班,五点到家,今天整整提前了一小时。

在妻子的询问中,韩文国说,能正点回家得益于矿上运人的胶轮车在他们工作的岗点停留了4分钟。

井下偏远地点的特殊岗位职工不能正点回家,在于他们严格落实集团公司关于“特殊岗位人员必须进行现场交接班”的规定,为了确保现场安全生产,像韩文国一样的皮带机司机就成了晚点回家的特殊人员。

济三矿井下职工实行三八制作业。皮带工区负责的北部边界胶带机机头、十八采3下胶带机机头、七采3下胶带机机头等作业地点,岗点偏远,运输路线长,早中班职工现场交接班后,早班职工很多时候都赶不上下午三点半的正点班车,只能改坐四点半的班车,甚至搭乘大班五点十五的车。

既要保证特殊岗位人员正点回家,还要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正常组织。济三矿在解决“鱼和熊掌兼得”的矛盾中,从改善劳动环境、减少职工井下非作业时间入手,强化区队岗位管理和运输环节,科学优化井下人员运输路线。在行车运人路线中,设置皮带工区偏远岗点 “短停四分钟”制度,等待皮带工区交接班,使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

为了把好事办好,皮带工区和运输工区都在服务的细节上动心思。皮带工区为偏远岗点的职工定制“皮带工区输送机司机”手举反光牌,运输工区胶轮车司机为了防止过点漏人,发车前用随身携带的小灵通从井下把电话打到皮带工区值班室,确认当班偏远地点人员状况。

全心全意服务职工的“举手之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誉。

“交完班,我都能远远看见车停在巷道里,胶轮车司机师傅大声喊‘皮带工区的师傅来了吗’,说句心里话,真的很感动”。工作在十八采3下胶带机头的魏军说。

“人家一看到我们手里的牌子,就热情地打招呼”。魏军身旁,岗位在七采3下胶带机头的金鑫,不善言谈,却竖起了大拇指。(江记文 孔瑞红)

编后语:四分钟的服务,看似时间短、事件小,实则透着员工对岗位的责任心很重,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关注心很浓,区队班组全心全意服务职工的务实意识很强。一个企业、一个矿井、一个区队班组,如同一架精准的机器,只有岗位与岗位之间的衔接密切无缝,每位职工倾心倾力融入岗位工作,做好一颗“螺丝钉”,上好每一次“润滑油”,才能保证整架机器高效高质运转。济三矿皮带工区干部职工正是从矿井安全生产、创新创效、职工民生等大局出发,做好了看似“平凡”的“四分钟的服务”小事,才营造了和谐、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我们为之由衷点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特写】“四分钟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