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pzp 发表于 2016-12-13 23:13:04

【今日快评】国家公祭日:今天我们这样缅怀遇难同胞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史上的三大惨案之一,它给国人留下了无法抹去的苦难记忆。30万遇难同胞,是“国之难者”,正是由于当时国家的贫弱交加,国民才会遭此大劫。这段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惨痛的记忆,也是爱国主义的最好教材。
         “12·13”,国家公祭日!一场在最寒冷的时节进行的最沉痛悼念!以国之名祭奠79年前被侵略者血腥屠杀的平民死难者,是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是对那段伤痛历史的集体反思。

wxpzp 发表于 2016-12-13 23:14:41

新闻背景


这是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摄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记者杨绍功、王珏玢)寒风凛冽,冬雨绵绵。南京的大街小巷已落满法桐的黄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的松柏依然苍青。13日,南京在寒冬中迎来第三个国家公祭日。

  7时,天刚刚亮,国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缓缓升起又徐徐半降,为遇难同胞下半旗志哀。

  10时整,庄严的国歌声响起,公祭仪式开始。8000余名各界代表统一列队、胸佩白花、肃穆而立,雨水打湿了人们的脸庞,却几乎没人抬手去擦拭。耄耋之年的幸存者和抗战老兵也站在雨里,戴着的帽子也都捏在手里。

  10时01分,凄厉的防空警报响起,江上的轮船、路上的汽车跟随鸣笛,轰鸣声震荡着古城南京的大街小巷。纪念馆里雨声淅沥、万人肃立,纪念馆外行人驻足、车辆停使。人们在同一时间为遇难同胞默哀。

  这一分钟,在这个城市,时间仿佛凝固了。

  静默的人们仿佛陷入了回忆:79年前的这一天,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屠戮,六朝古都满目疮痍,无数民众流离失所。那是南京城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公祭仪式现场,87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泪眼模糊,已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泪水。79年前南京城破,本应安享天伦之乐的一家9口人,转眼间只剩下她和妹妹。这位坚强的老人说:“3次国家公祭,每次我都参加!”

  在南京城内17个丛葬地,鲜花铺满了纪念碑,市民们自发进行悼念。在北极阁丛葬地,人们身着黑衣、手捧菊花、低头默哀。退休市民侍建伟已经连续8年来参加悼念活动。她说:“没有强大的军事、国力,中国人永远都不能站起来。血的教训应该化作民族振兴的动力。”

  在南京商业中心新街口,来往的车辆都停在了十字路口外,行人们停在了街头。36岁的出租车司机徐师傅,摁住车喇叭加入了鸣笛的队伍,挡风玻璃上的雨珠映出路旁的广告屏幕,上面写着:“正义必胜,人民必胜,和平必胜”。“那是方向,是我们共同愿望。”他说。

  在早高峰刚过的地铁站里,人们放慢了脚步观看电视直播的公祭仪式。“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和平许愿墙”上已经写满了和平祝语,不少人在这里驻足写下公祭日的感悟:“愿历史教训伴我们走向更好的未来”“战争不相信眼泪,强军才能安邦”……

  一分钟默哀后,街头的人流车流恢复,纪念馆里的仪式继续进行。79名南京青少年代表宣读了《和平宣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当纪念馆里的和平大钟撞响,3000只和平鸽飞向天空,人们对遇难同胞的缅怀并没有随公祭仪式而结束。22岁的南京市民刘龙在悼念活动后说:“悼念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民族的苦难与和平的可贵。”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6-12-14 15:18:47

不忘国耻,铭记历史,血的教训换来振兴民族的新动力!!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6-12-14 15:20:54

国威,强军才能威,正义必胜,人民必胜,和平必胜!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6-12-14 15:23:08

悼念牺牲的30万同胞,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民族的苦难与和平的可贵!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6-12-14 15:23:31

期待各位老师发表自己观点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6-12-26 15:09:1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快评】国家公祭日:今天我们这样缅怀遇难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