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双五”机制助推全县脱贫步伐前移
为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都县围绕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省委“两加一推”主基调,紧扣州委工业强州、城镇化带动、“一圈两翼”三大主战略,按照县委“1234567”发展思路,立足打赢脱贫攻坚战,组建“五支队伍”,运用“五项机制”,汇聚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力量,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稳步前移。组建突击队,实施责任机制,发挥主导作用
由各镇(街道)党(工)委牵头,以镇(街道)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同步小康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村支两委、县直包保部门干部为主,组建各村(社区)脱贫攻坚突击队,驻村开展工作,并签订脱贫攻坚工作责任状,按照对接项目进单子、编制项目成本子、落实资金到村子、推进脱贫有法子、确保贫困对象脱帽子“五步法”,切实履行脱贫攻坚“五个抓好”职责。即,抓好扶贫对象精准定位、抓好脱贫攻坚总体规划编制、抓好脱贫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抓好脱贫项目实施管理、抓好脱贫攻坚政策宣传。
组建先锋队,实施引领机制,发挥带头作用
由各镇(街道)党(工)委牵头,积极组织农村广大党员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成立各村(社区)脱贫攻坚先锋队,按照“主动谋划、积极带动”两步曲,切实履行脱贫攻坚“两带”职责。即,带头脱贫致富,做到我要脱贫、争先脱贫。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做到一人脱贫不算脱贫、大家脱贫才是真的脱贫。该县还要求党员先锋队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当好政策的明白人、致富的带头人、帮扶的热心人,做好改进作风、奋发图强的先锋,办好实事、敢闯敢为的先锋,思想引导、带动致富的先锋,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和模范作用。
组建乡情队,实施包保机制,发挥推动作用
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以三都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主,立足反哺乡情、亲情、友情,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来,组建各村(社区)脱贫攻坚乡情队。各镇(街道)、村(社区)延续“四改”工作模式,梳理出本地区在外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名单,积极动员他们帮助家乡脱贫致富,按照“县级干部包村、科级干部包组、一般干部包户”三包法,组织开展精准脱贫结对帮扶,签订帮扶责任状。乡情队按照“主动结对贫困对象、积极开展脱贫访问、帮助想出脱贫办法、全力解决脱贫困难”工作机制,切实履行脱贫攻坚“五项帮扶”职责。即,特色产业帮扶、技能培训帮扶、基础设施帮扶、互助资金帮扶、合作社带动帮扶。
组建志愿队,实施服务机制,发挥辅导作用
由群团工作委员会牵头组织,号召县内外各行各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充分利用共青团组织化动员与社会化动员优势,发挥“妇女半边天”、文人志士、身残志坚、工会职能、及红十字会等独特作用,广泛动员干部职工、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员工、国有企业员工、广大党员、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成功人士、离退休干部等力量,组建各村脱贫攻坚志愿队,按照“服务1户、帮助1户、带富1户、脱贫1户、影响1片”工作机制,当好宣传员、监督员、调解员、服务员,切实履行好脱贫攻坚“开展脱贫攻坚服务、开展社会救助服务、开展防灾减灾服务、开展环境整治服务”等“四项服务”职责。
组建共济队,实施帮扶机制,发挥济困作用
由县民宗局牵头,借助国家宗教局帮扶三都契机,依托宗教界所具有的撒豆成兵、聚沙成塔和信仰笃定、行善积德两大优势,号召全国广大宗教信徒投身到三都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来,组建脱贫攻坚信众共济队,围绕“助教、助农、助医、助困、助残、助老、助善”等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广泛开展“扶贫共济·德善三都”活动,在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发挥扶贫济困作用。县民宗局要按照一个本子、一个口子、一块牌子、一个班子“四个一”工作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好宗教界在三都的帮扶工作,确保扶贫济困项目资金钱善款善用善始善终,让宗教界大爱善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由县委党建办牵头,会同省、州同步小康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协助、组织省军区、省财政厅、省民委等省、州同步小康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派出单位,组建联系村脱贫攻坚帮扶共济队,聚焦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借助省、州干部所具有的人脉、信息和社会等丰富资源,开展“1+N”结对帮扶和“手牵手”济困活动,帮助贫困群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为迅速落实,三都县开展了全县脱贫攻坚“双五”工作机制誓师动员大会并为脱贫攻坚队伍授旗,鼓励脱贫攻坚队员当好脱贫攻坚统筹全局的谋划者、攻坚拔寨的突击者、群众脱贫的担当者,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主导作用,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不脱贫不脱钩、不脱贫不收兵、不脱贫不撒手。目前,全县党建扶贫攻坚进入白热化。
来源:黔南热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