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今朝 发表于 2016-12-19 17:17:34

【兖矿人】安全路上的“领头雁”——记南屯矿运转工区井下机修班班长张金龙

安全路上的“领头雁”

——记南屯矿运转工区井下机修班班长张金龙

如果说班组是企业的“细胞”,那么班组长则是“细胞”中的“细胞核”,是职工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在南屯矿运转工区就有这么一位班长,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井下机电维修工作,他所带领的班组持续保持多年安全生产,本人先后获得集团公司、矿青年技术能手、岗位示范工、优秀班组长等多项荣誉称号,他就是该矿运转工区井下机修班班长——张金龙。

勤奋学习强技能

张金龙班组现有职工21人,其中现有矿井维修钳工高级技师3人,技师3人,高级工5人,中级工3人,是一个技术力量过硬、善于学习的生产班组。该班组主要承担着矿井提升、压风、通风、排水及井下装载系统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技术革新改造工作。

俗语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张金龙深深懂得技能培训的重要性。他认真组织职工开展全员“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倡树全员终身学习的理念,制定学习推进计划,把《煤矿三大规程》、《矿井维修钳工》、《流体机械》等作为学习重点,运用新兴媒体,建立班组平台、微博、微信平台、QQ学习空间和劳模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训基地,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规范和本工种的操作行为准则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高职工设备操作、维护和故障处理等方面的技能。

技能过硬班组还得益于张金龙的科学管理,他创新实施“齐头并进”班组学习法,扎实开展“结对子”传、帮、带活动,即:要求班组中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分别同一名青年工人结对帮带,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把多年来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展示出来,毫无保留地与工友们进行交流和分享;师傅将自己所掌握的岗位技能以及绝招绝技进行公开,手把手地传授给徒弟们,在工作中不仅有效保证了青年职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而且提升了青工的学习技能。同时大力实施“老师带着徒弟干,徒弟动手老师看”的做法,重点培养青年工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之尽快掌握现场操作技能。

严抓严管保安全

在现场安全管理中,班组长不仅是职工的“主心骨”,更是职工的贴心人,工作中就要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坚韧不拔,严抓严管……”张金龙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自担任班长以后,张金龙潜心悟出的安全“五字”管理法在兄弟单位广泛推广。即在现场安全管理中坚持做到“勤、精、严、细、实”。“勤”就是勤检查,勤督促,勤走动;“精”就是精心安排,精于管理,精益求精;“严”就是严格制度管理,严于律己,严格把关;“细”就是心细,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细心研究,找出对策,落实整改;“实”就是将各类规章制度、技术措施责任到人,落到实处。

工作现场,他要求班组职工施工作业前必须严格执行安全风险评估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项目安全负责人带头落实并督促职工认真开展“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在班组建立“不规范行为剖析制度”,对职工的不规范操作、违章违纪现象,不仅给予经济处罚,同时还要组织班组全体成员进行剖析,分析原因,制定防范措施,从而达到警示教育一大片的良好效果,正是得益于这样的严格管理,张金龙带领的班组成员攻克了一个个安全生产的难题。

创新发展添动力

新时代的职工除了具有老黄牛的苦干精神,还必须具备创新智能型头脑,才能成为企业需要的真正人才。长期以来,他始终把激发职工的技术创新热情、保持班组的技术创新活力作为班组建设的首要工作来抓,致力打造出一支作风顽强、技术精湛、勇于创新的智能型员工队伍。

他在班组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号召职工积极投身“双创”活动中去,激发职工创新热情,成为企业创新主人。广泛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五小”活动,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劳动竞赛,增强职工在改进工艺、优化操作、节能增效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开展“金点子银点子”、合理化建议征集等活动,集智纳慧,为矿井发展献策献力。近两年来,在他的带领下,该班组先后完成对副井液压系统的技术升级,成功引进国产E142C恒减速液压站,实现了罐笼在运行中紧急制动时的恒减速制动性能,该项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效保护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克服现场诸多困难,保质保量完成中央风井2#通风机风叶更换和技术改造,为矿井可靠通风提供了保障;将混合井装载南皮带机架升级到带有自动纠偏功能的SSJ1000型等大型机电设备技术改造,使机电设备故障影响提升时间控制在10min/万吨以内,提高了矿井“四大”运转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陈倩)

屈联西 发表于 2016-12-22 13:30:10

感谢分享
董老师辛苦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兖矿人】安全路上的“领头雁”——记南屯矿运转工区井下机修班班长张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