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6-12-20 08:34:06

黑河打造青年志愿服务新名片

近年来,黑河团市委以“志愿黑河”为统领,依托项目化设计、社会化动员、事业化推进,促使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常态化发展,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现代公益,努力打造黑河市青年志愿服务的新名片。
  项目形式创新实现专业化
  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是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社会化的重要抓手。今年团市委首度面向黑河辖区内所有有志于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青年个体、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各类青年社会组织和各级团组织等进行项目征集。项目内容包含阳光助残、关爱农民工子女、敬老爱老、应急救援、环境保护、文化宣传和其他领域7大类,历时6个月,经过审核、初评、终评,35个项目脱颖而出,其中11个项目被推荐进入第二届黑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并取得了1金、2银、5项入围奖的成绩。
  “把耳朵叫醒”志愿服务公益项目获得金奖。此项目由黑河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申报,旨在结合当代青年的喜好设立主题组织开展活动向社会各界青年发出邀请,开展活动募集的善款用于帮助家庭困难的听障青少年进行更好的康复治疗。市艺术学校申报的“艺花引得万花开”公益项目获得银奖,市中医医院申报的“医帮一”项目、市口腔医院申报的“健康笑容从齿绽放”项目、市林业
  局申报的“边境安家”野生动物保护项目等获得入围奖。
  项目动员创新实现广泛化
  创新的项目动员,吸引了全市上下的机关单位青年、党员干部的热心参与,35个志愿服务组织建立了各自的志愿服务项目,参与人数超过千人。各项目负责人带领组成人员在内部举行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仪式,邀请领导、各界代表及新闻媒体参加,动员了第一批志愿者。团内邀请各级团组织代表进行座谈、团外深入机关单位进行宣讲等多种方式,动员广大青年率先成立并加入各项志愿服务项目。通过“黑河青年”微信平台广泛动员。利用微信的广泛传播性和“黑河青年”团属微信公众平台的广泛关注度,持续编发志愿服务信息,吸引了大量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
  项目制度创新实现常态化
  规范项目注册。规定志愿公益项目的立项实施要有针对性、目标理念要有公益性、项目策划要有科学性、实施主体要有专业性、社会效益要有可预见性。要求参加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者进行注册,并通过“志愿龙江”、“黑龙江志愿服务”APP 进行打卡,按照规范记录各志愿服务团体的服务时长。规范项目标志。为了便于各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活动,要求各服务队统一志愿者马甲、志愿者帽及志愿服务绶带,统一项目标识。
   项目宣传创新实现品牌化
  为了保证各项志愿服务项目持续长效开展,树立服务品牌,一是用媒体宣传营造氛围。通过传统媒体加新媒体的形式,电视、广播、报纸加“黑河青年”团属微信平台、“黑河共青团”新浪微博进行持续宣传。二是典型宣传树立标杆。在各个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过程中,总结宣传了“把耳朵叫醒”公益歌友会、安利关爱留守儿童72小时公益行,吸引和感召了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成为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三是效果宣传树立形象。《不忘初心关爱先行——关爱留守儿童“72小时”公益行》、《创建宜居城市争做文明使者》、《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美德好少年引导未成年人见贤思齐》等宣传报道,展示了志愿服务项目化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取得的成果,树立了志愿服务项目化这张最靓丽的城市名片。(记者 郭琪)
来源:国际在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黑河打造青年志愿服务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