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济宁基本医保参保人数将达820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
大众网济宁12月21日讯(记者 朱仙娉)近日,记者从济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济宁市人社局日前印发了《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济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将达到61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2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3万人。全市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每年培训5万名左右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民参保登记,全程跟踪参保情况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到,到2020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1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2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5万人。
“十三五”期间,全市将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全程跟踪各类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情况。并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所有用人单位和个人进行参加基本社会保险登记,从而建立全面、完整、准确的社会保险业务基础数据库,实现全省联网和动态更新。
全面实施职工大病保险制度,探索建立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个人账户制度。完善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办法,推行应用医疗服务监控系统。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完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政策,建立更加便捷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机制。实施职业年金制度,扩大企业年金制定覆盖范围,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商业养老保险,促进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补充保险相衔接,形成多层次保障体系。
提高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在加强医疗管理、节约医疗费用、保障患者基本医疗需求、基金结余适度的基础上,动态确定和调整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稳定在75%左右。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口35万人 部分技师学院毕业生可享就业补贴
据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济宁市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整合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加大创业资金支持。健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服务保障机制,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可参照高校毕业生属地享受就业补贴政策。
“十三五”期间将围绕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提高就业质量,进一步完善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政策支持,促进多种形式就业,支持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着力扶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
此外,还将探索创新反担保方式,建立创业担保贷款奖励机制,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发展,及时兑现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统筹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建立大学生就业与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动态联动机制。
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特殊群体可享免费职业培训
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未来五年,济宁市将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构建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劳动者和市场需求的职业培训制度。推动建立项目统筹、标准统一、管理规范、覆盖城乡的大培训机制,全面实行“企业订单、劳动者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培训模式,探索企业新型学徒培训、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校企合作、“互联网+”职业培训等培训模式。对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城乡登记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等群体实行免费职业培训。
研究制定企业职工转企转岗培训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定向培训工程。推广创业大学培训模式,建立培训、孵化、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创业培训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以土地、设备、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由市政府主导,依托济宁市技师学院建设一处为城乡各类劳动者提供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能鉴定、师资培训、课程研发等公共服务的示范性、综合性市级公共实训基地。
此外,以济宁市(任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基础,吸引带动社会力量兴办多层次、多元化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聚集一批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扶持1至2家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并以现有市级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电子网络为基础,建设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信息收集、发布和供需撮合系统,促进职业规划、职业指导、求职指导、人才测评、一对一援助等现代人力资源服务项目的发展。
五年内重点支持百名技能拔尖人才,重点培养千名中青年技师
“十三五”期间,济宁将扩大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重视培养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紧贴优势传统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集聚1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00名左右重点产业紧缺高层次人才,16000名左右具有技师以上资格的高技能人才,力争5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入选国家和省人才工程项目。
同时注重引进海外人才智力,瞄准行业前沿技术和高端领域,重点引进30名掌握顶尖技术,符合“外专千人计划”、“引领齐鲁”、“智惠山东”等国家、省级高端重点引智项目条件的专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按专题选拔150名左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50名左右高技能人才,到国(境)外知名高校或其他培训机构进行集中培训。
此外,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每年培训5万名左右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其中,高级研修项目每年培训500人左右,急需紧缺人才培训每年3000人,岗位培训每年4万人。实施高技能人才开发计划,5年内重点支持100名左右技能拔尖人才,重点培养1000名左右产业急需中青年技师,新增1.5万名左右具有技师以上资格的实用技能人才,新增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50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0家。 感谢建军老师的精彩分享,问候老师健康幸福。
回 1楼(zzczzc) 的帖子
忠财老师辛苦了,感谢给力支持,周四愉快 感谢分享,李老师辛苦了! !问好李老师! 提前祝李老师圣诞节快乐!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白老师辛苦了,感谢您的给力支持,周五愉快回 4楼(煤缘) 的帖子
回 5楼(煤缘) 的帖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