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6-12-23 16:21:41

1996年的陕北故事

作者特管中心 杨林

    黄土高坡,戴白羊肚手巾的老汉和漫山遍野的山丹丹花是陕北的标志;在这块让人魂牵梦绕的土地上,每一寸土地都有一个故事,每一道黄土梁都飘荡着阵阵“信天游”。陕北是个充满神圣神秘的好地方!

    陕北好,陕北的人更好。当年周恩来同志去看望陕北人民,刚进延安市小车就陷进了延水河的淤泥里,就在拖车准备牵引的时候,成千上万的陕北群众听说总理来了,立刻云集到延水河。当时正值寒冬,陕北滴水成冰,他们不让总理和随行人员下车,大家跳进延水河,在齐腰的冷泥中,硬是把小车抬上了岸,又一直抬到总理下榻的招待所,此情此景让经过大风大浪的共和国总理泣不成声。

    1996年阳春三月,我借到陕北搞石油考察的机会,和几位同志周游了延安、志丹、安塞等地,对陕北人民有了真正的认识。

    我们一到延安,一家有钻采业务但无钻井能力且消息比较灵通的公司热情地接待我们,请我们承包他们的钻井业务。那位公司老板先报了他们可以付出的最高劳务价格,根据我们的职工工资和设备消耗情况他们这个价格我们很难接受。没有讨价还价,那位老板解释这是他们的最高价,否则就包不住本。买卖不成仁义在。最后他们又告诉我们附近安塞县资金比较雄厚,他们的招标标准和我们的要求基本一致,并一再告诉我们:“你们到安塞后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无条件提供方便。”我们带着碰碰运气试试看的思想赶到安塞县。好,信息准确,没有误差,不到两个小时就顺利地谈成了与安塞钻采公司的承包合同。那天晚上在安塞的旅馆里,我们几位难以入睡,一直都在激动的谈论着那位令人称道的延安钻井老板!

    陕北人民民风淳厚的品格随处可见,即便从我们碰到的乞丐身上,也隐隐约约感受到一种让人潸然落泪的精神。在志丹县的一条街道上,一位年近古稀、衣着破烂、佝偻着身子、手拉着一个小女孩的老太太向我们同行的刘总工程师乞讨两角钱后,她又来到我面前。“行行好,打发我两角钱。”我一摸口袋,最小的一张是一元,我毫不犹豫地递给了老太太。但我得到的不是几句廉价的恭维话,而是被老太太抓住了手脖儿。“还有什么事儿?”我惊诧地问。“你给得太多了,我只要两角钱。”我轻轻地松开老太太的手。“大娘,这都是给你的。”“不,我不能白要那么多。”当她看到我眼中的诚意时,不好意思地在口袋里摸了半天,加上刘总给的两角钱凑了七角二分钱递给我,“还欠你八分钱。”我感动得无话可说。

    那年在陕北停留半月,我觉得自己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净化。现在每每想起那段难忘的经历,总使自己浮想联翩,要是那种诚实醇厚的民风在华夏大地一直持续蔓延下去,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zzczzc 发表于 2016-12-23 16:51:09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zzczzc 发表于 2016-12-23 16:51:20

支持专页支持版主

zzczzc 发表于 2016-12-23 16:51:29

问候老师健康幸福

zzczzc 发表于 2016-12-23 16:51:37

羊君 发表于 2016-12-24 10:07:43

回 1楼(zzczzc) 的帖子

感谢张老师对专页的给力支持!辛苦了!

羊君 发表于 2016-12-24 10:08:14

回 2楼(zzczzc) 的帖子

相互支持!共同提高!

羊君 发表于 2016-12-24 10:08:29

回 3楼(zzczzc) 的帖子

问好老师!周末快乐!

羊君 发表于 2016-12-24 10:08:40

回 4楼(zzczzc) 的帖子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6-12-24 10:15:04

回 楼主(羊君) 的帖子

感谢赵老师精彩分享,提前祝您及家人圣诞节愉快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1996年的陕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