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读书学习情况
为了培养读书习惯,提升业务素养,阔视野、开拓思路,宣传部全员在2016年共同学习了《习近平用典》《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学习方式为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部门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严格执行部门和个人学习计划。5-8月份学习《习近平用典》,9-12月份学习《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宣传部每月第一周周一上午、每周周五下午为集中学习时间,每次集中学习至少2小时。11月11日、12月16日组织部门读书交流分享活动2次。同时,利用公司微信平台分享个人读书计划、读书感悟。
我们宣传部5人在集体学习《习近平用典》时,被一段段充满智慧的引文深深打动。《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谆谆教导,细致入微,要求我们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引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寄寓了作者的深厚情感:百姓的冷暖安危时刻牵牢动着我们的心。
读《习近平用典》劝学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 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时,觉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尽可能多地摄取知识,完满自己的人生。
读“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时,我们学习到孔子这两段话都说明了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在《论语·颜渊》中,鲁国大夫季康子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认为“政”就是端正的意思。你自己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对于什么是政治,孔子用一个“正”字概括。关于“正”,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有如下观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认为,为政者如果自身的行为端正,无须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身正民行,上感下化,才能施不言之教,对百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习近平同志一向倡导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这作为为政之德、为政之道、为政之要。推行八项规定,抓好作风建设,中央领导率先垂范,因而能上行下效,清风劲吹。在我国历史上,注重修身立德、为官清廉,是许多思想家倡导的政治主张,也是一些正直的士大夫终身恪守的为官准则。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引用先秦时期为政以廉的箴言,要求领导干部有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广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但看领导干部怎么说,更看他们怎么做。要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人格魅力。否则,“台上他说,台下说他”,说话办事怎么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习近平用典》一书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智慧启迪。我们宣传部人员,愿意和广大通讯员及其他管理人员一起学习其中的道理,努力做好公司的宣传工作。
9-12月,宣传部学习了《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全书围绕亲密性、对齐、重复、对比这四个原则,反反复复地讲述灵活地运用这些原则能够带来多大的改变和亲眼可见的好处。除此之外,还科普了颜色与字体的一些基础知识,使得全书更加完整。这本书有其闪光点,但也有让人诟病之处。比如作者多次推荐的好书们其实都是她自己的作品,难免有推销之嫌。另外,书名《写给大家的设计书》有些言过其实,书中更多的是对文字排版的建议,“设计”这个词儿还是过大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