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1-1 05:09:43

空降炮兵的第二双翅膀如何练就?

http://kj.81.cn/img/attachement/jpg/site170/20161231/20689d7ca37219d1644c21.jpg金秋岁月,空降兵某炮兵团组织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官兵在回顾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坚定信仰,在倾听一场场血腥的战斗中感悟血性,在今昔对比情景交融中牢记使命。近年来,该团紧紧把住“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这个定位,将文化工作打造成“空降炮兵”的第二双翅膀,构造了独具特色的“空降战神”文化体系,让文化随炮而行、从天而降,充分发挥文化的催化剂作用,有效激发了官兵的战斗热情,部队在多项大型任务中表现突出。
这让红色资源随炮而行,坚定革命信仰
“当日军剖开杨靖宇的胃,里面没有一颗粮食,见到的只是未能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去年,部队北上白山黑水间驻训,那里原是东北抗日联军活动的区域,曾发生过激烈的战斗,杨靖宇将军就牺牲在这里。该团组织官兵参观战斗遗址,在讲解员的还原中感受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在感悟血与火的历程中强化战斗精神。
今年,部队到中原某地驻训,恰好来到了杨靖宇将军的家乡,于是他们第一时间组织官兵参观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曾参观过杨将军最后战斗的地方,感受过杨将军浴血奋战的官兵们,当这一次来到他的故乡,进一步感悟杨将军投身革命的坚定脚印,他们有了更深的感触。
遗址是永恒的丰碑,英雄则是历史的财富。在参观见学的基础上,他们邀请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志愿军到营区讲述战斗经历,邀请参加过战争的老首长回单位作报告,邀请老战士团体进军营分享故事。在营区里、在火炮前、在帐篷外,都能看到官兵与老英雄、老前辈交流的情景。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心贴心的触碰,让没有经历过苦难岁月的80后、90后有了直观的感受。
历史沧桑,那一次次的战斗经历,那一次次的浴火重生,如细雨般滋润官兵心田,让官兵心底的信仰之树越来越壮。此外,部队每到一个地方,该团都要组织官兵参观当地的一些纪念馆,并组织官兵给烈士纪念碑进献花圈。从白山黑水到中原腹地,从杨将军的牺牲地“追溯”到他的出生地,炮轮滚动,但随行的红色教育从未停歇。这些年,这样的红色教育跟随着炮轮走遍大江南北,处处留下了红色的印记,竖起的是一座座信仰的丰碑。
来源:中国空军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空降炮兵的第二双翅膀如何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