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委统战部“六大行动”助力全面挺进第一方阵
1月19日上午,晋中市委宣传部召开2017年首次新闻发布会上,晋中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杜建刚通过各大媒体将2016年的统战工作以及2017年的工作计划向社会各界进行发布,并就全市统一战线主动对接“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目标实施的“六大行动”计划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统战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从传统的政治领域扩展到了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2016年,全市统战工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在围绕中心上找准定位,在服务大局中彰显优势:
2016年市委统战部将统一战线法宝地位得到了新提升,成立了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组织开展了全市统战工作专项督查调研工作。实现11个县(区、市)统战部长由同级党委常委担任或兼任全覆盖,“大统战”格局初步形成。
同时着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四年多来坚持“双月座谈会”制度,市委、市政府领导出席达50余人次,组织观摩活动9次,邀请党外代表人士800余人次,共收集到意见建议340余条,60余条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被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采纳。举办“晋中市民主党派大讲堂”,目前已成功举办9期,受众达到1800余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在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方面,建立完善了领导干部联系帮扶民营企业制度,市级四大班子领导和市民营经济领导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共联系53户企业,各县(区、市)四大班子领导共联系344户企业。以“双引双赛”主题活动为依托,引导民营企业家致富思源、回馈社会,参与产业产业开发和精准扶贫。在浙江大学、上海交大、武汉大学,举办了三期“晋中市民营企业创新转型高级研修班”, 近200位民营企业家参加了集中学习,是培训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的一年。
在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在新一届市政协委员中,党外代表人士占到60.3%。借助市县乡换届之机,新提拔党外正处4名,副处5名,实现了晋中政府部门党外干部担任正职的突破。市人大、政协分别安排一名党外干部担任工委主任。在10个县(区、市)配备了党外副县长。全市118个乡(镇)中有46个乡(镇)配备了党外副乡镇长,4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配备了党外正职。在加强党外干部培训教育方面,召开了党外处级领导干部履职交流大会,在北京清华大学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党外处级干部领导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民族宗教方面,依法规范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积极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解决就业、就医、就学问题,营造了良好的民族氛围。另一方面,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在全市开展了两轮走访调研活动,成立了市道协,鼓励引导宗教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还加强与法国华人华侨会、香港华革会等8家海内外友好社团组织的沟通联系,已连续12年实施“金桥爱心工程”,共争取港澳及海外捐赠资金2573万元,在11个县(区、市)新建农村希望小学23所,新建并装备新农村卫生所126所,连续在2所大学、14所中小学以及1所特殊教育学校资助贫困学生4815人次。
立足新起点,担当新使命,谋求新跨越。为了主动对接市委提出的“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目标,晋中市委统战部将全力实施好“六大行动”计划,确保在基础工作上有新举措,在难点工作上有新进展,不断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六大行动”计划包括:
开展“政党协商大推进”行动。发挥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积极作用,落实好“双月座谈会”制度,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选派民主党派干部驻会挂职锻炼,继续办好“民主党派大讲堂”。
开展“民族宗教大和谐”行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建立完善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人才库,引导宗教团体实现正常换届、依法登记,不断加强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开展“海外统战大拓展”行动。继续拓展“金桥·爱心工程”品牌成果,争取三年引进海外捐赠资金600万元,资助贫困生2000名,新建希望小学、日间照料中心、卫生所20所。争取和3—5个海外侨团组织对接,并开展实质性交流联谊活动。在欧洲、美洲至少与1家海外团体建立长期联系。开展海外团体引资引智工程,力争引进3家海外企业到我市投资发展,并建立完善海外归国人员人才数据库。
开展“非公经济大突破”行动。建立市领导联系项目、联系民营企业、联系企业家“三联”制度,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开展“晋中民营企业进山村”活动,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光彩事业活动,投身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加强商(协)会组织建设,积极引导省外山西籍企业家回乡投资创业。
开展“党外人士大培养”行动。推进落实《全市党外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工作制度》等,加强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
开展“自身建设大提升”行动。用三年时间对市县两级统战干部进行一次大轮训,全面提升统战干部素质。
(张志刚)
来源;中国网山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