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2-3 09:00:23

云中谁寄春茶来

来源: 中国石化报作者: 秦川

   每年一月至三月这个时间段,对爱喝茶的人而言,特别难熬。此时,陈茶已无味,新茶尚未成。只好扳着手指头一天一天等四月。


    四月一到,如果有朋友寄新茶来,那种愉快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前些天朋友给我寄了两罐龙井。她很细心,用胶带在包装盒外缠了一圈又一圈,生怕茶叶途中受到损伤。


    取了包裹回办公室,还没坐定,同事来串门。我说,正好,请你尝新茶。可怜忙了半天,一层层的胶带也没撕开,汗都下来了。只好自嘲:你看,其实我是有意打不开的,舍不得给你喝。最后用剪刀对包装采取破坏战术,终于搞定。


    我猜想,每年到四月,从杭州城或者苏州城寄出来的包裹,茶叶一定占了不小比例吧。龙井或者碧螺春,带着一片片春意,飞向大江南北。


    寄春茶是件很温馨的事,但也可能出现意外。


    有一年四月的一天,我去邮局办事。边上柜台一男顾客和营业员不知怎么突然打了起来,保安赶紧过来拉架,双方都已迅速挂了彩。


    一打听才知道,顾客要往外地寄雨花茶,营业员小伙子非得一包包打开检查。说是前些日子查到有人以寄茶为名,偷寄香烟。顾客不同意,说这样就拆散了。双方言语不和,老拳相向。我看着地上散落的一包茶叶,觉得真可惜。


    不知道那位顾客的朋友,在品尝着雨花新茶时,有没有感觉到茶中的火气。如果当其得知朋友为此还流了血,不知道会不会泪花成雨,或者泪雨如花。


    有个双休日,苏州一个朋友告诉我,已经用快递寄了点新茶。听他此言,第二天我一整天没出门,在家坐等快递。傍晚时分,终于收到。正宗的西山碧螺春,赶紧用玻璃杯泡了一杯,纤细如螺的茶叶慢慢沉到水底,茶香也徐徐溢出。


    春天的夜晚,如果有一杯好茶在手边,像我这样的人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其他追求了。


    想起古人,他们在寄茶的时候,就没有这种朝发夕至的方便了。估计在望眼欲穿的时候,驿路上远远才会有人影闪现。


    不过正因为慢,心情往往会更激动。唐代诗人卢仝,收到朋友寄的新茶,作诗一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后人取其中一段,就是著名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卢仝仅凭这一首诗,即在茶史上留下了姓名。苏轼所作与茶有关的诗,有多首一再以此诗用典。


    如果住在深山古寺等朋友寄新茶,那得更慢吧。唐朝僧人齐己,就是写“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那位,在收到朋友寄来的新茶后,高兴之余,作诗记之,诗的最后四句是:“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千里寄新茶,其实寄的是一份情意、一份牵挂。

煤缘 发表于 2017-2-3 09:07:27

感谢分享,赵老师辛苦了!

煤缘 发表于 2017-2-3 09:07:36

问好赵老师!

煤缘 发表于 2017-2-3 09:07:42

祝赵老师鸡年大吉,万事如意!

zzczzc 发表于 2017-2-3 21:38:41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zzczzc 发表于 2017-2-3 21:38:54

前来学习前来支持

zzczzc 发表于 2017-2-3 21:39:23

支持专页支持版主

zzczzc 发表于 2017-2-3 21:39:33

问候老师健康幸福

zzczzc 发表于 2017-2-3 21:39:41

羊君 发表于 2017-2-4 08:37:18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的来访支持!问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云中谁寄春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