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划管理到市场管理,从任务管理到创效管理
面向市场:班组管理完美转身■丁于兵
近日,襄樊火车站历时半个月对全站74个班组创新创效活动进行了评估,初步评估全年班组为企业创效2476万元,比2006年净增加1857万元。班组还是那些班组,职工还是那些职工,为什么一年之内,襄樊火车站班组创效差别如此之大?襄樊火车站站长张双友一语中的:“班组创效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全归功于我们班组管理思路的转变。今年,我们面向市场开展班组管理活动,实现了计划管理到市场管理,任务管理到创效管理的完美转身,班组管理管大脑,管规章,管身入,管转化,促进了班组职工思想入市、制度入市、行动入市和成果入市,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效益。”
.......
丁老师对主题稿的把握举重若轻,非常值得学习体会 引用第18楼胜利顾永强于2007-12-15 08:32发表的:
丁老师对主题稿的把握举重若轻,非常值得学习体会
这篇稿子之所以非它莫属,是和它对“班组管理与市场”的准确定位是分不开的,是和文章包含的有份量、有思想的内容是分不开的,是它准确地揭示了当前时代,班组管理面向市场要管什么?怎么管的主题是分不开的,这种对形势的准确把握和判断看似简单,其实很难,不是一日之功
标题也很为报纸添彩,很贴切班组管理转变的意思和内函,很适合在年末这样一个环境,对一年来班组管理的变化作出总结性发言
“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要区别对待,照我看,丁于兵老师这篇文章是经过了仔细深入的思考的,不是随意写就的。这篇文章赢就赢在它对主题的准确把握,赢就赢在它完美无暇的巧妙布局,赢就赢在它有观点、有内涵、有内容,而这些恰恰是大多数文章所欠缺的。这篇文章虽短,但言简意赅,观点到位、意思到位,堪称完美
我观察平台上这些作者,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类,一是超一流选手,二是一流选手,三是优秀选手,四是上路选手,五是未入流选手,不知顾老师认为我的意见如何?当然顾老师我自认为是超一流选手 班组创效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全归功于我们班组管理思路的转变。今年,我们面向市场开展班组管理活动,实现了计划管理到市场管理,任务管理到创效管理的完美转身,班组管理管大脑,管规章,管身入,管转化,促进了班组职工思想入市、制度入市、行动入市和成果入市,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效益。
从头至脚的管,管得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