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况味】过年曾把爸爸领回家
看到电视台的一句台词:在哪里团聚,哪里就是家。是啊,相对于有家的人或者是暂时回不了家的人来说,不论天南地北,无论天涯海角,只要有机会团圆,有能力团聚,在哪里集合,哪里就是魂牵梦绕的家。可是,老爸却没有了家。十五年前,老爸走了。打那,他老人家再也看不到家人过节时的笑脸,听不到家人年节时那些熟悉的声音,更不能与家人同桌共餐推杯换盏了……几乎在每年除夕之前的几天,与妈妈就定好了领老爸回家的日期,这时,妈妈会准备几个老爸健在时爱吃的菜、水果,也要倒上一壶白酒,由我们弟兄几个、媳妇们和孩子们,到黄叶墓地,为老爸进香磕头,然后嘟念着几句只有自己能理解的语言,让老爸坐车回家。琢磨着快到家门口时,妈妈会提前敞开家门,一句句说着:过节了,回家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老爸的遗像和满桌的菜肴。年节期间上桌的每一道热菜,都要先端在遗像前,让老爸先尝尝,就像老爸在家一样。老爸,就算回到温暖的家,家来过年了。
老爸去世的第二年开始,就延续了这些程序,那是因为,老爸在那里太孤独。要是在莱芜老家,那就是另一种状态。年前年后,是时兴“请家堂”的,就是把一大家族的故去的人一块请回家,供奉供奉,让移走到另一个世界的古人们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而远离老家百十公里的矿区,老爸就显得有点孤单了。这里,只有他生前的几个朋友工友,没有一个亲人陪伴,即使十几里之外的姥爷、大舅、舅妈,也是隔山相望,更谈不上相互关照互致问候了。
大年初一,到妈妈那里拜年的第一件事,就是端端正正地跪下,为老爸磕上三个头,接续一下香火。即使到妈妈这儿来的老乡,也要深深鞠躬,少不了这个程序,让在场的我们备受感动。老爸“在家”的这些时日,他亲眼观瞻家人的变化,感受家人浓浓的节日氛围,估计对现在的生活,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的。待到初三初四,大年也算基本过完了,这时,又要考虑送老爸回他那个冰冷的家了。于是,和弟弟侄儿侄女们趁着日落在即,到社区以外的大路旁,找个十字路口,烧纸点香,燃放鞭炮,为老爸送行。日头西斜,天气骤凉,老爸,早些让小迪(老爸临走时,我们为他雇佣的专职司机的名字)送你回去吧!
转眼间,老爸已经离开我们十五个年头了。每逢过年,就请老爸回家过年,来家里走访的亲朋好友,一进门就看到老爸的遗像,怪不是滋味的。慢慢地,就和妈妈商量,节前,该给老爸送的就送点包括纸钱、饭食和酒肴,让他也融入那个新进的群体,适应那里的环境,少些对家人的挂牵,同时也不在家里摆放那张遗像了。
今年腊月二十九,我和家人们带上该带的,为老爸送上了年礼节礼,没再领老爸回家过年。那个世界里的老爸,您可不要怪我埋怨我们啊。
2017年1月27日大年三十 过年是团聚的日子,也是思念最深的时刻! 学习美文,问好修东老师! 为避免张老师信息泄露,已作删除处理! 谢谢老师厚爱。 每逢佳节倍思亲!!! 学习张老师美文! 学习张老师的佳作!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