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一把生锈的钥匙
作者广东肇庆石油分公司王海燕除夕刚过,已是八十岁高龄的奶奶突然提出要回“乡下”德庆小住几日。起初家人是不同意的,并说出了几个理由。一是因为奶奶岁数大了,两个小时的车程,怕她老人家未必能吃得消;二是因为德庆的温度比肇庆要低,怕奶奶受冻;三是因为宝宝还小,乡下的房子是八十年代的干部宿舍,简陋了些,怕她不习惯。
以上这三个“冠冕堂皇”理由看起来都是出自“尊老”和“爱幼”本意。但是我们谁也没有说出不回去的主要理由是因为乡下的房子很久没住过了,灰尘遍地,回去之后又得上上下下忙活一番,累且折腾。
或许是奶奶年纪大了,对于晚辈们做出的决定,她即便是有异议也从来不争辩、不强求。对于这件事,她的态度也和以往一样,听了大家伙的意见后默默不作声,脸上也没有出现任何失望的神色。因此,我们以为她只是随口说说,并没太在意。而且我们都知道,这些年奶奶的记性越来越不好了,整天对着电视看电视剧,看完了连男女主角的名字都不记得了。我们断定她会很快将“回乡下小住”这件事给忘了的。
但是大年初一我去给奶奶派利是的时候发现她手里一直握着一把旧钥匙,并且还在用一只废旧牙刷反复地刷着钥匙上的锈迹。看到这一幕,我不由地怔了怔。那把钥匙我认得,是德庆老家大门的钥匙。我们一年多没回去了,钥匙也一年多没用过了,已是锈迹斑斑......
从奶奶房间出来之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婆婆。婆婆听后许久没做声,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切菜、做饭,一直没再提。我以为她是忙活忘了,也没再提醒。但是到了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婆婆突然过来告诉我:“我们收拾好东西,明天一早回德庆。”我们连夜收拾好行李,第二天一早便早早出发。那天阳光正好,到了德庆县城的时候,透过车窗,我见到了久违的蓝天白云,格外明朗。
到了单元楼的时候,奶奶脸色带着笑,在孙子的搀扶下颤巍巍地下了车。然后缓慢地移动着步子,极其娴熟地从裤兜里掏出那把钥匙去开门锁。当时婆婆忍不住调侃一句:“老妈这些年经常忘事,这次竟然还记得带钥匙。”
我们住在四楼,平日里奶奶如果要上下楼梯都要有人搀扶或者背着才能完成。但是这次她却坚持要自己上楼,在这过程中她甚至都没有歇一歇,一路上手扶着那满是灰尘的楼梯栏杆慢慢悠悠地上去了,始终保持着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
奶奶进入家门,还没来得及坐下,就走到了爷爷的遗像前认真端详了一阵子,没有任何言语眼中泛起一层氤氲的雾气。于是我们扶她坐下后,从老至幼井然有序地为爷爷上香。这个过程中奶奶一直静静地看着我们,待我们都上完香了,她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露出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事后,我偷偷问婆婆:“你说奶奶这次兴师动众地要回乡下,是不是就是为了看看爷爷啊?”一句话把婆婆给逗乐了,然后她开始给我讲爷爷奶奶的故事。两位老人年轻的时候并未谈过轰轰烈烈的恋爱,但是却在婚后的生活中互相搀扶着走了半个世纪,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点点滴滴皆是真情......在爷爷走的那天,奶奶也感觉自己的性命快丢了一半。不吃不睡守了爷爷三天三夜,终日以泪洗面。爷爷走后的日子,尽管奶奶有四个子女的陪伴,但她总觉得自己是孤独的,总会想念爷爷,念叨他的各种好。
晚上的时候,一家人围在一个很有年代感的小木桌上吃饭,桌上摆的皆是德庆的一些传统菜式,奶奶吃得津津有味。席间,我看了看奶奶,她脸上的皱纹好深,像是一道道沟壑;满头的白发也开始逐日稀疏,一缕缕夹在耳后,看起来有些分量不足的感觉......只是,她脸上孩子般的微笑,让她看起来依然神采奕奕精神矍铄。她吃东西的时候时不时会瞅瞅爷爷的遗像,偶尔低声说几句话。她说:“过年了,总得回来看看,要不然他会孤单。”
是啊,过年了,人总是会在这个时候想起生命中那些最熟悉、最亲近、最重要的人。即便是他不在了,也要回到曾经共同生活过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
......
这世间有一份感动,叫忘了所有却忘不了爱人的名字。
这世间有一份执著,叫丢了所有却丢不了回家的钥匙。
一把生锈的钥匙能打开生活的大门。
回 1楼(言青) 的帖子
问好肖老师!周四快乐! 感谢分享,赵老师辛苦了! 问好赵老师! 祝赵老师周愉快!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来访与支持!辛苦了!回 4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四快乐!回 5楼(煤缘) 的帖子
向优秀的白老师学习!致敬! 感谢分享,赵老师太给力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