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2-14 05:51:59

用精细化服务补齐农民工成长的短板

过完正月十五,出门再晚的人也该动身了——又一年进城务工的漂泊,会为农民工添加些什么收获?一则来自上海的消息,或许能为他们带来新的期盼。
  报载,在上海市近日评出的首批88名“上海工匠”中,进城务工者达到10人;去年获该市五一劳动奖章的598位劳动者中,进城务工者为83人,占比逐年增加;这里初级工商管理培训体系的主要受益人群,也已经由企业班组长变为进城务工人员。
  获评“工匠”,自然两样东西需要过硬:一是过硬的业务技能,二是追求极致的作风。有了这些,农民工自然会受企业青睐,也将更容易找到称心的工作,取得好的收益。这也自然会成为进城务工者的追求。然而在当下,还有不少农民工需要精细化的帮助,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好。
  我们知道,老一代进城务工者没有多少技术,多从事建筑搬运、环卫清扫等粗活累活。相比较而言,新生代已经多了文化与理想,更希望掌握技能、融入城市。那么,如何帮助他们圆梦?首要的,是要激发他们掌握劳动技能的愿望。新生代中的多数人初中高中刚毕业就进了城,不少人刚刚成年,进入企业时还常常懵懵懂懂,或想挣点钱就去玩,或想省些力偷些懒。刚走出大山,有多少人会有更长远的梦想?此时,就需要有人传一传、帮一帮、带一带,既包括技术上的,也包括做人上的。在管理规范的大型企业尤其是国企,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整块时间的培训,都提升着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匠心,加之工会创建的“师带徒”制、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练兵劳动竞赛等平台,都促使务工者成就华彩人生。至少,有人管你,有人奖你,甚至有人罚你,让初入道的员工有了方向和遵循。
  然而,在众多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甚至是作坊中从业的务工者,则可能会是另一番情景:来打工的很随意地今天来明天走,老板只进行简单操作培训而不去系统性考虑员工的技能提升,劳动部门很难一家家检查劳动用工是否违法,是否有培训机制……
  此外,快递代驾、家政保洁等以网络平台为支撑的“网约工”队伍,时下也在日益壮大。与在固定单位就业的务工人员不同,他们没有固定的劳动关系,流动分散,难以有效组织职业培训,职业素质提升同样面临难题。
  近年来,政府部门、工会组织举办了许多社会化技能培训网点、搭建了很多技能竞赛平台,逐渐建立了让员工实现愿望、发挥更大价值的上升通道。然而在具体实施中,如何让更多刚刚走进城市的年轻人知晓这些通道,如何使基层工会把触角延伸到农村、小微制造企业、新兴行业,让这里的青年人也有机会获得培训、参与集训、参加竞赛,从而避免其成为职工队伍素质提升的洼地?这都需要精细化的制度安排。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明白,主动去“传帮带”,除了是一种责任,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善意地表达对员工的关注,合理地规范校正他们的价值坐标,进行“师带徒”式的技能、作风传导,燃起他们的匠心追求和职业荣耀,对员工和企业不也是双赢之举吗?
  春节后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建立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长效机制。堵住劳动监察漏洞,治住黑心老板,让进城务工者真正实现劳有所得,这是让他们安心做事的底线;打破各种所有制壁垒,建立不唯身份的市场化用工机制,这是让他们坚信劳动筑梦的前提。构建这样的制度环境,让新生代内心安详地在适合自己的行业中去追求,在精细化的制度安排下便捷去学习技术、提升职业素养,久久为功,相信必能造就更多匠人。
来源:工人日报

羊君 发表于 2017-2-14 15:04:43

回 楼主(幸福海边) 的帖子

感谢李老师的精彩分享!前来学习!问好!周二快乐!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2-14 19:44:31

回 1楼(羊君) 的帖子

感谢支持,赵老师辛苦了,新的一年快乐学习,快乐进步

zzczzc 发表于 2017-2-14 20:21:16

感谢建军老师的精彩分享,问好老师周二快乐。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2-14 20:32:29

回 3楼(zzczzc) 的帖子

感谢忠财老师支持,老师辛苦了,新的一年快乐学习

鸿雁 发表于 2017-2-14 23:57:10

学习了

鸿雁 发表于 2017-2-14 23:57:22

谢谢建军老师分享

鸿雁 发表于 2017-2-14 23:57:30

板块打理不错哈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2-15 03:34:06

回 5楼(鸿雁) 的帖子

感谢蒲老师支持,周三愉快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7-2-15 03:34:31

回 6楼(鸿雁) 的帖子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用精细化服务补齐农民工成长的短板